“无为”不等于无所作为,须依“宽法”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有为”不该是恣意妄为,须靠“严法”约束公权主体的自由裁量
一份不足10页的清单,仅列出不予准入或有限制的“禁区”,其它一切领域均可自由进出。这是上海自贸区对外商投资实施的“负面清单”。相比“正面清单”的“指挥棒”效应,“负面清单”首倡“非禁止即开放”管理模式,纸面之下深蕴“非必要不干预”的治理理念,更有利于激发企业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负面清单”是不是一张可以复制的“改革纸”,尚待在那片28.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检验。但可以肯定,这“破冰一步”与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改革同方向、共挑战,都是为了从制度上让“看得见的手”更加有效。沿着改革之路一鼓作气,大刀阔斧的一系列举措不断印证习近平总书记的改革宣言:“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
为“改革之轨”清铁锈、换枕木,政府机构改革已先后提速七轮,但干扰经济列车准点运行的隐患并未完全消除。“看得见的手”管了一些不该管的事情,有的审批权中央取消了,地方又增加了,机关下放了,行会又接招了;有的公共部门集中了过多的社会资源,权力部门化、利益化的痼疾始终存在。一些该管的事情却没管好,特别是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不足,社会管理还较薄弱;有的部门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有的领域权力滥用、官商勾结,限权之笼还待精心打造……
有这样一则漫画,数个公章张开“血口獠牙”,企业挣得一张许可证需“过五关斩六将”,讽刺的是层层设卡的行政乱收费,隐喻“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的朴素之理。新一轮改革,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宏观调控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把握好防通胀的“上限”;不再盲目救市,不再“一喊饿就喂奶”,而是更尊重市场“稳定器”的自发升降,更倚重改革“红利源”的长期释放,着眼发展后劲。这也正是企业家们“一个包容性的政策环境比一大笔科研经费更为重要”的企盼所在。
进入10月后,大洋彼岸的“政府关门”触发人们“经济停摆”的悲观预期。政府不是无甚作为的“守夜人”,关键要“把该管的事情管好、管到位”。正因此,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守护公平正义,狙击“一罐奶粉两瓶酒”,反垄断执法渐发威;着眼结构调整,“营改增”将令中小企业节税四成,全年减负1200亿元;维系群众冷暖,兴建保障房、改造棚户区、购买公共服务,让“潜绩”击溃“显绩”——把精力投向环境,将幸福留给民生,方能告别保姆角色,回归服务本意。
有种夸张而形象的说法,讨论“市场多一点,还是政府多一点”时,两个经济学家竟能拿出三种意见。实践证明,廓清“无为”与“有为”的边界,法治乃是最好的“定型剂”:有自贸区四部法律的暂停实施,才有贸易与投资的一路绿灯;若依法办事,那位离京回乡办护照的小伙又何苦往返六次?“无为”不等于无所作为,须依“宽法”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有为”不该是恣意妄为,须靠“严法”约束公权主体的自由裁量。一张一弛间,多些“雪中送炭”,少些“锦上添花”,鼓励“循序渐进”,禁止“揠苗助长”,“两只手”自然相得益彰。
很多时候,被改革者不是不懂改革的道理,而是囿于既有利益格局的束缚,揣着明白装糊涂。有领导同志回忆,机构改革中找负责人逐个谈话,没有一位主动表示部门该撤,谈话时间过长过累甚至“每次站起来都很困难”。今天,摆脱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不妨少算“旧账”、多算“新账”,“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以预期改善凝聚共识,以存量优化摒除阻力;跳出精兵简政的“利益博弈”,不妨多讲法治、少通人情,通过职权法授、程序法定、行为法限、责任法究的政府职能转变,涉过险滩、突破藩篱。
政府慎作为,市场才有活力;政府有担当,市场就有信心。让政府的职能跟得上市场的节拍,给“看得见的手”戴上法治的“手套”,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发展之途中,中国故事定会更精彩!
《 人民日报 》( 2013年10月14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