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民生·民声

人民日报:积分入户莫成“发奖”

白天亮

2013年10月11日07:52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户籍改革,本应致力于削弱基于户口产生的种种不公平待遇,淡化常住人口中有无户口的差别。一线城市给优秀人才发户口“奖状”,恰恰强化了户口的福利符号

  

  广东积分入户经验,据报道有望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户籍改革向前迈出一步,照理会受到外来人口的普遍欢迎。但是,多数人反应平淡,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外来户”,多半认为“这种好事不会砸到自己头上”。

  积分入户并非新鲜事。广东试点3年多,北京、上海等其他城市也曾推出类似举措。之所以始终不被一线城市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看好,主要原因不外两点。

  其一,一线城市的涉及面很窄。近几年,中小城市入户门槛不断降低,大城市成为矛盾集中的区域。但恰恰是在大城市,不论是积分入户还是积分获得居住证,每年最终满足条件的“成功者”人数很少。某大城市,曾大张旗鼓地宣传“给有突出贡献的农民工户口”,仔细一看,当年享受的这批农民工不过100个,而其外来人口常年在百万以上。这样的比重,真的如同“中大奖”一般。

  其二,针对的是外来人才,不是外来人口。仔细研究各大城市的积分入户政策,条条款款,所指向的多是高端人才、特殊人才,这些人原本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已经不低。技术工人不是没有,但主要是紧缺工种、拥有高等级的技术职称。有的城市还明确获得国家级奖项是加分条件。这样的入户前提,距离普通劳动者实在太远。一名普通工人,即使已经在一个大城市工作二三十年,生活完全融入,贡献不可谓不小,纳税也纳了几十年,仍然不太可能获得足够的积分。

  积分入户在一线城市,说到底还是个“优待政策”,看谁表现好、我需要谁,就给谁发个奖状。一张户籍纸,如何会成为外来人口趋之若鹜的“奖状”?盖因户口所承载的医疗、教育、就业、社保、住房、公共服务等一系列的福利,实在诱人。

  身处其中的人都深知,有没有户口大不一样。没有户口,子女从上幼儿园起就可能要为之支付额外费用;许多“好工作”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去竞争;申请两限房、公租房基本不可能……有人测算,一线城市的户口,附着在其上的利益可达上百万元。

  户籍改革,本应致力于削弱基于户口产生的种种不公平待遇,淡化常住人口中有无户口的差别。目前一线城市给优秀人才发户口“奖状”,恰恰是强化了户口的福利符号,与社会普遍要求的“公平”取向背道而驰。

  有人说,一线城市情况特殊,门坎不高不行,积分入户是现实选择。何况,这几年京沪穗深不是一直在拓展非户籍人口的市民待遇吗?

  没有本地户籍也能办公园年票、老年人凭暂住证也能免费乘车……这些进步要肯定。但是,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社会管理已对户籍形成了极强的路径依赖。今天剥离这些福利,明天可能又会增加那些福利:汽车限购、住房限购,无不与户口挂钩。在资源相对紧缺的领域,以户籍来配置资源,成为最便利的手段,不断强化着户籍壁垒。

  特大城市的确面临更大的人口压力和资源压力。但是,户籍并不是调控人口的好选择。实践证明,用控制户口的办法来控制人口,控住的只是户籍人口,控不住真正到城市工作生活的人口。户籍改革“一般城市都好改,特大城市不能轻易动”的“例外论”,其实是默认了依附在这些城市户口之上高福利待遇的合理性,既不愿过多的外来者“分一杯羹”,也不愿与户口绑定的待遇调整。

  中国的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人们期盼,户籍改革能真正触及核心矛盾,缩小绑定在户籍上的待遇差别,特别是废除那些明显的排外性条款,别让户口成为公共产品和服务“均等化”的障碍。


  《 人民日报 》( 2013年10月11日 15 版)

分享到:
(责编:田雪、文松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