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大箴
张毅和杨惠姗的作品展《琉璃之人间探索》正在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举办,两位在电影艺术上深有造诣和成就的艺术家,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中国现代琉璃艺术的领军人物。他们之所以从表演艺术转向传统的琉璃艺术,并能得心应手地驰骋自己的才能,除偶然性的机缘外,其内在原因就是他们的艺术悟性和在表演艺术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及全面的文化修养,这些使他们对琉璃质材和工艺所隐藏的艺术表现力特别敏感,自信在这门艺术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实践过程中,攻克一个个难关所付出的艰辛和意外的收获,更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预测与偶然交织
琉璃是古老的工艺,也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集手工、设计、雕塑、绘画于一身,它的造型与表现语言中,充满了形、光与色的奇异变化,充满了音乐的节奏与旋律,充满了诗意。如同一切艺术门类,它的美来自客观自然和艺术家的想象和创造。不同于其他艺术的是,在琉璃制作的工艺过程中,可预测的美感交织着偶然出现的因素,这一点与陶瓷相似,但又有自身材质的特点。琉璃产品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功能,早在古代,便是如此。但因为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佚名匠师们的作品中实用功能大于审美诉求,产品中的美感因素更多是时代共有审美意识的体现。
传统与创新融合
新的历史条件和语境,赋予现代琉璃艺术产品以更为强烈的审美情愫和更为鲜明的个性面貌。这是当代琉璃艺术家们的机遇,也是对他们的挑战。张毅和杨惠珊对此有深刻的认识。除了刻苦钻研琉璃艺术制作的技术手段外,他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以新的视角面对传统,撷取其文化精神,而不是仿制古代作品的样貌;如何借鉴国外琉璃艺术的创新成果,而又使自己的作品不失传统的文化内涵,努力使其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派、响亮的时代色彩和独特的个性。二十多年来,他们孜孜以求,奋力拼搏,使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在讲究品位和格调的基础上求艺术的创新。由于深谙艺术规律和琉璃创作原理,他们的作品凝聚了从传统、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灵感,吸收各门艺术之长,辩证地处理守护传统和拓展创新的难题,使这门艺术通过精致的工艺和精微的细节,展示出高贵、优雅而又大方、粗犷的品性。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张毅和杨惠姗的贡献不仅在中国唤醒了沉睡了两千多年的传统琉璃艺术,而且破天荒地使其跻入“大艺术”之列。其艺术何以称“大”?境界也。在手工艺中凝聚了对现实、历史和人生的感悟,散发出思想的光芒。他们把今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的首度联展,取名为《琉璃之人间探索》,意味深长。这表明他们要让这朵古老的艺术之花,在现实生活中绽放出奇异的光彩。
共性与个性并存
“人间探索”的思路,为他们的创作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和前景。他们作品的题材,不论是花,还是佛像,都出自于他们内心的创造,而他们的心紧密连结着中国的文化传统,连结着世界文化艺术的大潮,连结着当代人们新的审美趣味,并带有无可争辩的前瞻性。他们相互之间的合作是如此协调和谐,各自的作品在统一的基调中有着微妙的差异而又相互“唱和”,这是作为艺术家的他们,真性情的流露和彼此感情高度默契的结果。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资深教授、我国著名艺术评论家)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