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明
近日,有网友在网上爆料,湖南省常宁市畜牧水产局原局长肖齐兴,在退休前将弟弟、儿子、侄儿、外甥媳妇4名亲属招进了本单位,其儿子在上学时就已经进入了事业单位编制。同时,该单位还按干部职工“打分”的高低,安置了数十名干部职工的亲属。(9月25日郑州晚报)
湖南常宁市畜牧水产局真可谓把“近亲繁殖”做到了极致,不但制定了旨在安排内部干部近亲属的“进人原则”,还美其名曰这是对干部的人性化照顾,简直荒唐至极。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领导的七大姑、八大姨也成为了照顾对象,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事业单位,简直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首先,事业单位是国家机关,不是领导的自留地,这种“近亲繁殖”是领导权力的异化。虽然安置干部家属采取了一定的流程,但基本是为某些人量身定制的“萝卜招聘”。这就使得任人唯亲成为该单位司空见怪的事,在此种规则运作下,国家机关的用人机制俨然成为了“家天下”的世袭制,这是公然的用人腐败,必须予以纠正。
其次,湖南省从2005年就下发文件,要求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公开招聘。而畜牧水产局直到2010年才真正意义上实行考试招聘,不是不想考,而是此中藏有猫腻。干部亲属的就业还没解决,会影响全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因此以“安抚”的形式招录干部的亲属,也算是为干部谋得福利。这种理论看似颇有人情味,其实会丧失社会公平。“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近亲繁殖,使特权阶层相对固化,从而阻滞了优秀人才上升的空间。
最后,权力的“近亲繁殖”实际就是拼爹、拼妈的小伎俩,这种本该有遮羞布遮挡的潜规则,却以高调的形式大行其道,不但使人们丧失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且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当然,“近亲繁殖”会使人们更重视 “血统”而非个人的努力奋斗,长此以往,人们的竞争意识减弱,从而导致群体的退化和低能,造成人浮于事的后果。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