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传承与发展 文化是青州永不落幕的舞台

2013年09月25日08:25    来源:齐鲁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传承与发展 文化是青州永不落幕的舞台

  编者按:金秋齐鲁,艺术飘香,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即将在山东开幕,十艺节是“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是精品荟萃的全国性、群众性的文化艺术盛会,也是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成果的一次大展览、大检阅。艺术让城市更美丽,文化让生活更美好。在十艺节即将开幕之际,“多彩十艺 文化山东—全国网络媒体齐鲁行”成员欢聚在这片文化繁荣的土地,将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展现艺术山东的绚丽,文化山东的魅力。从9月22日开始,齐鲁网将推出系列评论报道《相约多彩十艺 逐梦文化山东》

  “多彩十艺 文化山东”全国网络媒体齐鲁行

  系列评论之十五:传承与发展 文化是青州永不落幕的舞台

  齐鲁网特约评论员 刘云波

  十艺节前夕,跟随“多彩十艺 文化山东—全国网络媒体齐鲁行”走入山东,走近潍坊,走遍青州。机缘青州,慕名文化,瞻望青州,印象深刻。

  “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体现了十艺节的主题,而“东方花都、文化青州”则体现了青州文化的博、大、精、深。知悉青州,从古九州开始,占据九分之一版图的青州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倍出。李清照“金石录”、 赵秉忠“状元卷”、 范仲淹知青州、欧阳修诗青州,造就了独特的青州文化现象。文化的传承,带来的是地方的史前文明,青州繁荣昌盛的背后,是青州文化的发扬和升华。

  范公亭、李清照祠、偶园、满族旗城、海岱书院、真教寺昭示着青州的古老沧桑。古青州之美,在于她的历史渊博和文化积淀。近年来,青州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的目标,积极打造和拓展地域现代文化特色,让文化立市,用文化兴民,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现代青州特色的新青州文化,搭建了建设新青州的文化平台。可以说,文化是青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科学发展的新标志。

  惊,在于她的不同寻常;震,在于她的不同凡响;服,在于她的惠民实效;美,在于她的动人容颜;价,在于她的出身名贵;乐,在于她的便民举措。记住青州,也就记住了青州文化。走遍青州不难体验到,惊讶于青州博物馆的“震撼和感叹”,感受于青州宋城的“南阳河之美”,醉意于青州民俗的“流连忘返”。厚重的文化,在于她的历史悠久和文化传承,青州就是一枝文化独秀。

  定位于文化,服务于文化,发扬于文化,让文化成为主流,让文化服务于人民幸福生活。走在青州的大街小巷,沐浴着文化的春风,使人心旷神怡、沁人心脾。老传统、老技艺流传众多,漫步在南阳河的大堤上,亲身融入到青州市政府购买的1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服务产品和80多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集中展示,不难发现,青州市委市政府发扬传统、壮大影响、服务人民的决心。

  山东快书、青州挫琴、满族八角鼓、青州花毽形成了一道道独特的青州文化风景。文化民间来,文化民间行,文化入民间,民间基础已成为青州文化的精髓,自发的民间文化使青州更加美丽,青州的文化在于政府的引导,更在于民间的文化共识和土壤。如何搞好青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像市委书记孙忠礼讲的一样“人人参与文化,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创造文化”。只有这样,文化在青州才能够枝繁叶茂,花枝招展。

  文化,是青州城市发展的灵魂,更是青州走向新时代的品牌。

  文化,在青州是一项永不落幕的舞台。

  系列评论之一:十艺节,磅礴时代的山东叙事

  系列评论之二:让城乡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系列评论之三:传递正能量 我们共同的文化选择

  系列评论之四:以艺术探寻文化山东的心灵家园

  系列评论之五:让文化引领山东形象 用文艺展演山东力量

  系列评论之六:因泉而秀 因泉而灵 不竭的文化活水

  系列评论之七:文化是泉城的灵魂和魅力所在 系列评论之八:让群众在家门口乐享文化实惠 系列评论之九:历史记忆与公众价值的“有益”交错 系列评论之十:见证品味齐鲁文化的独特魅力 系列评论之十一:以城市承载文化 以文化丰富城市内涵 系列评论之十二:在对齐文化传承中走向现代文化高地

  系列评论之十三:接地气 惠群众 让艺术更贴近生活 系列评论之十四:赏鉴与文化服务的“双生之花”

(来源:齐鲁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