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民生观:让信息化成为民生助跑器

知  庸

2013年09月25日08:14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在信息时代里,主政者善不善于使用信息工具,不是老虎有没有翅膀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爪子的问题

  

  北京开通 “定制公交”,市民可以像点菜一样订公交车;大庆开展定制民生,老百姓有啥需求,政府利用信息平台征集,汇集成一张张民生订单,然后一件件去落实。

  这些发生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定制”,意味着什么?又会改变什么呢?

  不妨放在大数据时代即将来临的背景下来看。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的信息采集手段和数据处理能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过去能看见冰山一角,现在能看到整个冰山;过去的处理能力是老虎,现在,这老虎插上了翅膀。

  技术有了,关键在会用技术;能力强了,千万别浪费能力。

  在商业领域,端倪早显:掌握海量信息、能够根据消费者的需要量身推出个性化服务的商家已经在竞争中领跑。那么,在公共服务领域和社会管理领域呢?

  定制民生,其实是有意识地运用新的信息手段,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新尝试。

  既然网络早就成了人们的生活工具,微信、微博天天刷个不停,那么,可不可以把这些新工具、新平台,当做了解民众需求的新阵地?不同社会阶层,具体需求不同,光了解共性,不精确了解个性,供给就会错位,药就会不对症,有时候钱没少花,问题依旧,不安定因素仍在积累。

  围绕精确需求,开展定制服务,这对公共服务能力进行了倒逼。过去,有些工作是选答题,这道不会,我答那道,柿子挑软的捏呗,绕开疑难杂症的心态一定程度上存在;定制了,成了必答题,只有直面,别无他法。老百姓呼声最高的是灭蚊,你组织人去修路,修得再好,能充数吗?再加上及时公布进程、百姓参与验收,“没有压力不出油”,水平往往是逼出来的。

  此外,如果能长期坚持,采集来的需求信息还有更深远价值。坚持数年,就可以分析:哪些问题是临时性的?哪些问题是痼疾?某领域哪些问题多发?与哪些因素关联的概率较高?……可以看到趋势和苗头。“猫抓老鼠”式的后端治理,便可变为见微知著的前端治理。“治未病”这种最节约成本的管理之道可望更真切地实现。

  当然,定制治不了百病,群众需求也需要甄别、整合、研判。但是,公共服务一定要登上信息化的快车,主政者要有主动入局的阵地意识。甚至说,在信息化时代里,善不善于使用信息工具和手段,不是老虎有没有翅膀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爪子的问题。

  如何让信息工具成为治国辅政的助跑器,而不是搅乱社会的拌草棍,这是一道必答题,不容回避。


  《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25日 12 版)

分享到:
(责编:田雪、文松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