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点睛:用“活”知识产权

王山山

2013年09月25日08:13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近年来,大家确实把知识产权看作财富了。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创业者,可能开始的时候身无分文,仅有一个专利,一个发明创造,甚至只有一个品牌、一个商标,但凭着这种无形资产就能说服银行提供贷款,最终使产品走向市场。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体现了知识产权的财富价值。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形式,对我国中小型、成长型、科技型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极大的融资便利。 

  虽然意义重大,但银行和企业都十分谨慎。有的企业不愿意将核心知识产权拿出去质押,有的银行不敢接收企业的知识产权抵押。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有的知识产权含金量不高,企业运营无形资产的意识薄弱;二是有的银行对无形资产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思维,没有大胆接纳知识产权质押;三是知识产权质押缺乏适合国内市场的操作方法,评估机构资质的认证、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标准、知识产权变现转让的渠道等不健全。

  也就是说,知识产权和资金要真正、顺畅地对接起来,还需要政府主管机构、银行、其他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等各方共同努力,把渠道疏通。首先,企业要加大无形资产的运营投入、广告宣传,将知识产权的价值外向化。这也需要企业保障产品质量、创新技术。其次,政府应多出台相应政策,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业,扶持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中间金融机构,打消银行对风险的顾虑,开发拓展科技金融业务,引导企业用“活”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 


  《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25日 10 版)

分享到:
(责编:田雪、文松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