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而当乞丐越来越多,有市民无法接受,馆长褚树青说:“我无权拒绝他们来读书,但您有权离开”,“对于弱势群体而言,图书馆可能是唯一可以消弭与富裕阶层之间在知识获取上鸿沟的重要机构”。(9月9日南方网)
图书馆是个公共场所,无论高低贵贱,都有进入的权利,这才是公共场所的要义。馆长褚树青的公平客观的回答,体现的正是图书馆公共本质。
公共图书馆就是为人民提供一个获取知识的地方。因此公共图书馆在本质上便带上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属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远超出了当初的属性,已成为了公众获取知识的天堂,但它仍然不应排斥弱势人群。相反,应该让他们以这种方式消弭与富裕阶层之间在知识获取上的鸿沟,这才是文明与和谐的表达方式。
作为弱势人群中的乞丐,同样有求知的渴望和权利。乞丐之所以成为了乞丐,一定程度上在于他们后天的知识获取不够。这种获取不够,有家庭原因,也有社会原因。当他们有了强烈的知识获取渴望时,从哪里去获取知识?只有借助于国家提供“免费午餐”。让他们能与正常人一样进入图书馆,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