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观点专题>>打击网络谣言,共守“七条底线”>>各方评论

解放日报:用法律击碎网络谣言“利益链”

2013年09月09日08:44    来源:解放日报    手机看新闻

  “朋友真实经历:刚在地铁里闻到一股香味,头就非常晕,醒来发现被丢在绿化带里,身上的钱全没有了。 ”

  类似看似诚恳的 “善意提醒”,隔三岔五就会出现在网络上,让不少市民感到惶恐:“社会这么不安全? ”

  事实上,已有专家实践证明这一说法不科学,警方也证实上海从未接到此类报案。网上查询发现,这样的说法早在网络论坛诞生之初就已出现。

  英国一位法律专家曾经把网络谣言比作“一旦打开,就无法再拧紧的水龙头”,因为互联网天生就具备匿名、自由和交互的特质。

  法律专家表示,网络同样受法律管控,无论目的为何,网络谣言制造者都应受到法律惩处。

  网上传谣成“最佳途径”

  今年5月,上海一家室内设计装饰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黄某意外死亡。与黄某有经济纠纷的傅学胜一直想伺机报复,至此仍不罢休。

  公安机关认定排除他杀、系意外死亡的结论,让傅学胜觉得抓到一个良机:把黄某意外死亡和最能吸引公众眼球、引发“轰动效应”的“官员贪腐”、“谋杀”等题材结合起来,既能搞臭黄某,也可攻击政府和司法机关。

  网上搜索后,傅学胜编造了《“情妇”举报副区长、公安分局长》帖文发布到网上,该区副区长、公安局局长“躺枪”,被傅学胜造谣“贪污受贿20多亿、拥有60多处房产、包养10多名情妇,杀害企业家黄某”。

  不仅是政府官员和知名人士会受网络谣言困扰,普通人同样如此。市民唐先生在网上购买了一款充电器,因不满意给了差评,随后竟在网上看到网帖称他“出差时嫖娼”:“姓名和公司都对,还好时间地点对不上,不然我肯定被误会啊! ”

  过去,网络被称为“虚拟空间”。但随着人们在网上消费、娱乐甚至工作,“虚拟”与“实体”之间不再泾渭分明。一些法律专家也指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比如刑法246条规定的诽谤罪,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但并未指定‘散布’的渠道,而网络的低门槛让网上散布此类谣言成了最佳途径。 ”一些法律界人士认为,网络谣言的动机、情节和造成的结果都与现实中的诽谤相同,如今影响甚至更大,理应依法受到惩处。

  用法律击碎利益链

  今年,上海公安机关已依法查处网络造谣传谣案件380余起、170余人。从查处的案件看,当前网络谣言中有组织的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网络公关公司通过发帖、删帖、炒作、造谣,制造社会热点,借机谋取经济利益,也有一些微博“大V”为博取眼球、赚取粉丝,不辨是非甚至捏造不实信息。这意味着网络谣言的背后,往往有一条利益链。

  网名 “立二拆四”的杨秀宇透露,一开始诸如“大头针换别墅”等系列活动就是炒作:“我先把自己炒红,想宣传的企业自然会找来。 ”据悉,杨秀宇的公司经营好的时候“一年毛收入接近1000万元”。

  而傅学胜策划中石化 “非洲牛郎门”事件,为达到“轰动效应”,还专门花数千元雇佣网络水军进行转载顶帖、恶意炒作。

  作为传播平台,一些网站也对这种恶意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推波助澜。与专业的新闻不同,如今网上不少看似正规的新闻往往用“网传”、“网友称”作为来源,这在专业人士看来是不负责的:“新闻要有信息来源,专业记者会通过多个信息源佐证事实。”对此,一些业内人士表示:“点击率仍是衡量网站好坏的指标,因此有些明知消息不确切的‘爆炸信息’也就这样出来了。 ”

  目前,制造网络谣言的“代价”显然还很低。一些网站管理人员图省事,即使明知是谣言,只是冻结造谣者的账号,造谣者换个“马甲”可以继续造谣,受害者不是名声扫地,就是商业信誉毁于一旦。相形之下造谣者可谓“一本万利”。

  治理网络谣言,必须用法律击碎“利益链”。美国政府信息与规制事务办公室主任凯斯·桑斯坦在其著作《谣言》中提出:“要控制谣言,应从法律责任入手,使谣言的制造者与传播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一些法律责任,增加造谣、传谣的代价。”

  以信息公开治“网谣”

  网络谣言为何能大行其道?

  一些专家指出,任何一个年代,谣言盛行往往有三个条件:社会信任感下降;信息公开不够及时透明;受众素质参差不齐。

  “以前我一直觉得网上有些看似离谱的传言是假的,但后来却被证明是真的,这让我不得不相信网络传言。”市民姚先生经常会为网上传言和亲友争论,比如今年5月网上热传“夜店欢迎局长光临”事件,姚先生一开始觉得不靠谱:“哪个官员如此不注意?”随后事发地河南项城市相关部门回应称,当地田姓局长、副局长有六七位,但这些局长事发当天都没到郑州出差,“可能是一场恶作剧”。然而随后情况却急转直下,5月28日当地称经过调查,事件主角为项城市工商局副局长田洪志,当事人随后被免职。

  “网络谣言泛滥当然要人人喊打,但是‘网谣’之所以蛊惑人心,也不能忽视信息不公开所造成的推波助澜作用。 ”一些专家指出,对网络上的传言,政府部门不能不经过调查一概以“谣言”论处,事后又“自打嘴巴”,这样只会助长真正的网络谣言传播。

  2012年12月6日,媒体人罗昌平在网上实名举报时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学历、经济等问题,国家能源局回应称 “纯属污蔑造谣”:我们正在报案、报警,将采取正式的法律手段处理此事。但今年8月8日,刘铁男被开除党籍并被行政开除,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些专家认为,政府部门遇事不应急于否认,对自身问题不能采取回避态度,而应多听、多看、多调查,这样才能给予公众一个明确答复,对网络谣言才能及时澄清。(记者 简工博)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