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男被实名举报,能源局曾一度称污蔑;夜店“欢迎”局长光临,官方称恶作剧;视频揭穿治超办用拳“文明执法”;公务员现不雅照,执法局否认是其工作人员……日前,新华社记者梳理出一些官方“先否后肯”的怪现象,希望能引起一些不注重多听、多看、多调查,遇事善于说谎、急于否认的相关部门重视(9月7日《新京报》)。
全国公安机关开展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的专项行动,让一批制造转播谣言的“网络大谣”相继落网,人们在对国家出重拳治理和净化网络表示称赞时,自然也会想到政府部门的官员撒谎。稍稍关注媒体报道就不难发现,只要一个地方被曝出某种负面消息,在随后的媒体求证中,很难见到当地官员“实话实说”,要么回避、要么搪塞,要么干脆否认,面对公众公然撒谎,甚至还能倒打一耙说舆论造谣。去年12月6日,记者罗昌平连发三条微博,实名举报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学历、经济等问题时,国家能源局回应称,上述消息“纯属污蔑造谣”,还称:我们正在报案、报警,将采取正式的法律手段处理此事。今年8月8日,刘铁男被开除党籍,并被行政开除,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但包括国家能源局和其他案件中最初发布“官谣”的新闻发言人基本都没有了下文。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所表示的那样,一个掌握着国家行政权力的机构如果有意来撒谎或者通过发布虚假信息来维护小团体的利益,这种危害将远大于缺乏根据以讹传讹的“民谣”。
如果说“网络大谣”们制造散布谣言是为了获取名利,政府官员公然撒谎这是为了维护政府部门虚假形象,“网络大谣”们制造散布谣言是危害社会,政府官员撒谎更是损坏政府公信和形象,两则对比起来是“半斤对八两”。
更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上很多谣言本身就源自政府部门的信息不透明和官员的撒谎所致,官员对某些突发事件或曝光的问题遮遮掩掩不说实话,就难免引发各种猜测,出现不同“版本”,进而引发谣言满天飞。
今年5月22日,一条名为“项城一官员高调现身郑州娱乐场所”的微博被疯狂转载。项城市相关部门回应称,项城市田姓局长、副局长有六七位,但这些局长21日都没有到郑州出差。当地还回应称,可能是一场恶作剧。笔者注意到,正是当地这一明确否认,引发网络上各种猜测,甚至有网友要发起“人肉”。28日,当地称经过调查,事件主角确实为项城市工商局副局长田洪志并已被免职。网上各种“谣言”才迅速消失。
网络有组织造谣传谣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是违法犯罪行为,需要常态化的打击与整治,但我们更不能忽略了政府官员撒谎的危害,官员撒谎不仅仅是个人品德问题,更关系到政府的诚信与形象,甚至是演变成网络谣言的根源,同时,官员撒谎也与“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相违背。正如专家分析指出,本来“官谣”回应的就是公众对事实的质疑,而采取蛮横的欺骗、否认态度,不仅无法满足公众对于真相的渴求,反而会加深公众的疑虑和不信任;另一方面,发布“官谣”的官员,也就意味着他所掌握的行政权力和执政方式都背离了执政权力本身的运行方向。这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将是十分严重的,更伤害了政府自身的公信力。所产生的潜在危害甚至比“民谣”更大,更难以彻底从思想深处铲除。
因此,打击网络谣言,不仅不能任由“官谣”游离于法规制度之外,甚至更应当从治理“官谣”做起,正人先正己,打铁尚需自身硬,只有从严惩治“官谣”,才能够彰显依法惩治谣言的坚定决心,才能改够更好地治理网络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