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活动依赖于大自然,需要水、空气和土地,健康的生态不可或缺。如果将大自然提供的服务视为一项生意,应该为其支付多少钱?商业活动留下的污染和破坏,又应该支付多少钱来清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日益紧迫,使企业经营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
如何监控企业运营效益的“账单”和为环境储蓄的“账户”?用“环境损益账户”可以好好算笔账。
环境损益账户是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提出的新概念,它将公司业务整个供应链上所有环境影响以财务金额的形式表现出来,将有益于环境的活动视为收益,将破坏环境的活动视为损失,以细化明了的方式反映企业经营的环境影响。传统的商业活动虽然就垃圾处理和水供应等服务支付了费用,但对环境造成的更广泛影响并没有被计算在内。
环境损益账户反映了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新进展。以彪马公司为例,按照这一概念,不仅计算了生产环节中的耗水量、温室气体排放量,而且扩展到土地占用、污染和废弃物影响等环节。从产品类型看,其鞋类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损失达9600万欧元,占环境总体影响的66%,服装类占27%,皮包、皮带等小件商品占7%;从全球供应链区域看,亚太区因业务量最大,相应的环境损失也高达9600万欧元,美洲达3500万欧元,欧洲、中东为1400万欧元。
通过对生产、包装、运输、销售过程中环境损害的精准分析,企业环保目标和发展目标更加有的放矢。各品牌管理层也将环境损益账户视为提高其可持续发展透明度的良机,借以展示公司减少环境影响的决心。据统计,目前已有十几家跨国企业跟进,做环境损益账户分析,争做环保自律榜样。新概念也是一个很好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供应链中的水资源短缺、原材料成本变动、气候变化影响,从而提前做好战略应对。
“当破坏自然资本的时候,我们不仅在破坏我们的生命支撑体系,同时也在破坏今人与后人的经济基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董事托普弗如是描述环境破坏的后果。将“自然资本”概念引入商业活动,将环保自律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目标与国家目标相协调,也是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大自然价值的一个直观方式。可以想象,当人们选购商品时,不仅关注款式和质地,同时还考虑其环保价值,商品内涵和吸引力会更丰富,企业环保动力将更足。
《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06日 2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