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科技杂谈:信你,信未来

柏木钉

2013年09月06日07:51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大潮中,创新既是企业打开市场、赢得未来的利器,也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法宝。只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金融机构才能适应创新驱动的新形势,跟上经济转型的新步伐,满足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需求,渡人渡己,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路过北京东四十条桥的人,可能会看到该桥西北侧电子广告墙幕上的一句广告语:信我,信未来。

  这句来自杭州银行北京分行的广告,旨在向客户展示该银行的自信和实力。该行2010年10月成立了中关村支行,专门为科技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在洽谈业务时,客户经常听到“信我,信未来”这句话。但有意思的是,目前该行在与科技中小微客户接触时,这句话已经改为:信你,信未来。 

  为什么这么改?杭州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李春生道出了其中原委:开展科技金融两年多的实践证明,与房地产等传统大客户相比,科技中小微是更可信、更优质的客户群。“这类企业的负责人大都是高素质群体,不忽悠、不说谎,完全值得信赖;他们凭借自己拥有的新技术、新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很高的成长性——银行拥有这样一批优质客户,未来的发展自然有保障。” 

  笔者在北京、天津、青岛、苏州、无锡等地采访科技金融,发现李春生的这一发现是“英雄所见略同”。即便是在今年经济形势比较复杂的大背景下,各科技专营金融机构服务的科技中小微企业绝大部分都是逆势而上,有些企业的营业额甚至实现了几倍、十几倍的增长。为此,各地的科技银行、科技担保公司等都纷纷加大了展业力度,许多还成立了新的分支机构,专门向科技中小微“抛绣球”。 

  许多科技专营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向笔者慨叹:在没有做科技金融之前,总觉得硬资产缺乏、规模偏小、现金流紧张的科技中小微不靠谱、不可信,做过了之后才知道,他们才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优质客户。同样一笔贷款,放给科技中小微之后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要比传统客户大得多、好得多! 

  上述负责人的新发现,揭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现象:不断涌现、数量众多的科技中小微企业,正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力军。这些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企业虽然又小又穷,但因为掌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新技术、新产品,只要注入金融的血液,就会快速抽枝展叶、开花结果,从弱不禁风的小苗苗变成硕果累累的参天大树。 

  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大潮中,创新既是企业打开市场、赢得未来的利器,也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法宝。不同于生产型企业,科技中小微缺乏厂房、设备等可作抵押的硬资产,有的只是新技术、新产品,这就要求为其服务的金融机构突破既有的思维和做法,量身定制新的金融产品,如专利贷、信用贷、票据贷等。只有这样,金融机构才能适应创新驱动的新形势,跟上经济转型的新步伐,满足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需求,渡人渡己,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当然,光有地方金融机构在创新上的小打小闹还远远不够。从科技金融的长远发展来看,目前亟须中央金融机构顶层设计上的大胆突破,比如科技专营机构的投贷一体化、尽职免责、增加风险容忍度等。只有自上而下的宏观层面的改革创新,我国的金融业才能与时俱进,在服务实体经济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再创辉煌。


  《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06日 20 版)

分享到:
(责编:田雪、文松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