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材的老师们发现,课本出现了不小的变化:30篇课文中,9篇被更换,单元顺序也做了较大调整。其中鲁迅的《风筝》等文章被删除。这在一线教学者看来,新教材更接地气,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八年级学生王浩然翻看过新教材后说“没有《风筝》了,学起来就简单多了”。在他看来,鲁迅的《风筝》是七年级语文教材里最难懂的一篇文章。(9月4日《河南商报》)
鲁迅文章《风筝》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被删,再一次引发了坊间激烈的讨论。许多人对我们的中小学教材渐趋表现出的犬儒化、浮浅化而表示担忧,他们认为如果孩子们不知道鲁迅是谁,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可能就不会培养出来。甚至于有人有这样的担忧:因为鲁迅代表了我国知识分子的风骨和气节,删除鲁迅很可能会让下一代国民失去铮铮民族魂。
然而,笔者认为,删除鲁迅,挡不住公众对鲁迅其人其文的阅读,无损于鲁迅的伟大。不可否认的是,鲁迅,是我国近代史上最具批判和革命精神的知识分子,代表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气节和风度。鲁迅对于中国近现代文学的贡献,不可抹杀,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的那些经典文章,也不会消逝。站在这个层面讲,鲁迅存不存在于教材之中,只是一种存在形式。无关其他。
语文教材,只是教科书的一种。语文教育,当然要承担起培育公民精神、传授正确价值观的基本责任,但是,语文教材,从来都不应因为某个人的文章非常有意义而必须将其列入其中。没有一部法律和制度规定,语文教材中就必须保留鲁迅先生的文章。此外,语文首先是在传授汉语这种文字工具。在这个层面上讲,教孩子们学汉字和语句,是用鲁迅的文章还是用朱自清的文章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可能读不懂、不想学鲁迅的文章;而有些学生更愿意学一些优美的散文。
或许,比删除鲁迅文章更让人恐惧的是恐惧本身;更让人揪心的是,我们对于民族魂魄在教育体制中失去份量之后,对于类似内容的无处寻觅。但这种思维,仅仅是一个单线思维。近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一次演讲中说,“文学是根据每个人的生活经验写作,写作时无党无派,保持客观中立。”莫言的意思是说,文学有时比关乎政治的东西更伟大,范围更广。
笔者并非赞同教材删除鲁迅的做法,而只是想说,删除鲁迅,无妨鲁迅的伟大,也无妨中小学生们对鲁迅本人及作品的兴趣。一名伟大的文学家、一篇篇伟大的文章,绝不会因为“是否存在于公民教育的教材”而受到影响。更不会存在丢了鲁迅,就等于丢了民族魂的莫名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