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事说新语:无奈

2013年08月29日08:13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今儿要说的词是“无奈”。 “无奈”有多解,一解谓“无可奈何”,如《战国策·秦策二》:“楚惧而不进,韩必孤,无柰秦何矣!”;一解为“犹可惜”,用于句首,表示由于某种原因而不能实现预期的愿望或意图,如宋代张元干《念奴娇》:“笑拈黄花,重题红叶,无奈归期促。”今天说的几件事儿都与“无奈”有关。

  无奈的风骨

  “请站在后面的观众往前移,不要怕坐官员的位置,他们来迟了,就应该站着听。”日前,广州南国书香节,学者易中天“探寻历史真相之旅——中华根”的讲座现场,观众挤满了整个会议大厅,很多观众不得不站着听,但会议厅最前几排的“留座”却稀稀拉拉没坐几个人,见此情景,易中天如是说。

  有网友评论,易中天的一番话说得好,既直斥个别官员的特权意识,又体现了知识分子的风骨。但也有网友评论,在“官本位”盛行、特权意识浓厚的当下,易中天的斥责虽然酣畅淋漓,但却略显无奈,因为这斥责既无法改变特权意识浓厚的现实,也无法拉近干群关系。

  换个角度想,或许留座的行为本身并不是官员的刻意要求,而是组织者的常规安排,但正是这种已然成为“常规”的安排,恰恰体现出“官本位”的根深蒂固。其实,组织者完全不必特意为领导安排特权座位,让领导以普通听众的身份参加,反倒更彰显对文化与知识的尊重。

  还记得刘备三顾茅庐时,见诸葛亮正午睡,于是他不敢惊动,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尊重知识,不正应如此吗?

  无奈的渴求

  “如果是当官的,处级干部以上,而且要有实权的,科级以下免谈;如果是开厂,开公司的,要资产在一千万以上,一千万以下免谈。”这不是征婚广告,也不是相亲要求,而是一位父亲在网上发帖为女儿找干妈的要求。

  初见这条帖子,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可笑又可气,如此苛求,既匪夷所思,又利欲熏心,有附庸权贵、攀龙附凤之嫌,更有看似为女儿谋福利,实则以女儿做交易的用意。但后经网友了解,发帖人身患残疾且疾病缠身,无奈之下方出此下策,希求为女儿谋得后半生的幸福。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此番发帖倒确为无奈之举了。可在这无奈的渴求背后,我们似乎还能解读出更深层次的一丝无奈。当官,有实权即等同于衣食无忧,资产过千万即等同于可处于社会阶层的上游。如此权力至上、金钱至上的观念,不仅仅是这位身有残疾的父亲一人所有,怕是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

  如此说来,这篇征帖彰显出的,到底是这位父亲一人的无奈,还是社会的无奈呢?

  无奈的早熟

  “初见有女,白衣长发。顾盼笑兮,于心自喜。自比之后,念及心动。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日前,某家长在网上晒出还在上小学的女儿收到的一封情书。这封情书以古文写成,尽管还不时流露出顽皮童态,“右后刘小眼,上课之时屡屡窥觊于你,其心有奸。前座王胖,无事回头,诈献殷勤,非奸即盗之心若揭。危乎!捉急哉!”但整封信文采飞扬,熟练使用诗经句式。

  小朋友的文采令人叹为观止,可小朋友的早熟也多少令人无奈。

  孩子的早熟已非初见。去年一位名为“六年级二班—王乐乐”的网友曾晒出题为《你》的作文,写给即将分别的心仪的女孩子。“你走了,我没什么好送给你,河边也捡不到一颗像心一样的石头”、“去以前常去的地方吃饭,我还是会点两个人吃的量,虽然有点多,但总有一天会吃完,因为会习惯没有你,因为我会长大。”感情之丰富与饱满与成人无异。更有小学教师晒出学生作文,“以后一定要找2005年以前的男人,年龄大靠得住。现在的小男生都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太幼稚了,真的伤不起,唉!”老师无奈写下评语“感情生活比老师还丰富,老师才是真伤不起!”

  随着文化产品的日益丰富和媒介手段的日益发达,当今的小孩子似乎越来越聪明,却也越来越早熟。时代的变化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难题,正确引导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显然需要教育一线工作者们付出更多的智慧和心血。

  (呐  言)  


  《 人民日报 》( 2013年08月29日 17 版)

分享到:
(责编:田雪、文松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