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举行,针对大量虚假广告充斥电视节目、明星代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初审稿与二审稿均强化了虚假广告发布者的连带责任。全国人大法律委有关负责人解释,这意味着广告代言人对虚假广告也应承担民事责任。
公众受名人虚假代言之苦久矣,早就呼吁修法对其专门规制。而今立法机构顺势而为,自然极易博得坊间认同。不过,法律文本的具体表述及实践前景,仍需精细考量。
在新草案中,相关措辞是,“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服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该条款的合法性来源,是上位法中关于“民事欺诈”的有关表述。但一个问题在于,又该怎样界定,明星代言存有欺诈情节呢?须知广告有各种形态,那种“我用过,我推荐”的广告语,固然可以被定性为欺诈——可是,大多数“代言”,绝非这般露骨。
若明星代言的产品“出事”了,就不加区分倒追其责任,未免有违法律的基本正义。如当厂家、广告主等获得齐全手续,而后明星依法合规代言,此时追责就难免存在争议。鉴于此,明确并细化该条款的适用条件,才可避免矫枉过正。另一方面,相关的“追责”过程,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展开呢?联想到现实,最可能的选项,想必还是予以行政处罚,开出些罚单了事。
这种追责路数,虽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惩戒之效,却难以对实际受害群体进行利益补偿。更理想的情况下,被虚假广告欺骗的消费者,理应提起诉讼,向不负责任的代言者索赔。但,类似事件中,点对点的法律追赔代价极大,有鉴于此便尤须“集体诉讼”制度的放开与成熟:虚假广告的受害群体,彼此间具备共同利益,理当允许其中一人或数人为全体利益起诉。
“明星代言虚假广告,承担连带责任”,这种“责任”终究应落实为对利益受损方的赔偿责任,而非仅是一句空洞的“民事责任”。当然,若要此一认知体现到日常的司法实务中,显然还需要用更精细的法律文本,和更健全的法律架构予以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