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次火车需要多长时间?国内可能花几个小时是常事,暑假有朋友在京转车还不得不住了一夜。这让笔者想起在德国一次转火车的经历,其间只用了8分钟。
那是2009年,笔者从柏林坐火车去波恩,到柏林中央火车站购票,售票员微笑着设计了最快的行程——但要在多特蒙德和科隆转两次火车。科隆转车中间有半小时尚能接受,但多特蒙德两班火车间隔只有8分钟,笔者深表怀疑。售票员解释说:“绝对没有问题!你到站后提行李从站台下到人行通道,往右走十几米,见X号站台就上去,时间肯定够。”
事实说明售票员没蒙人。在多特蒙德,笔者从下火车、穿人行通道到抵达出发站台,前后不超过5分钟。
8分钟转车体现了德国人的一个交通理念:效率优先。与国内不同,德国铁路管理已实现公交化,坐火车无需在候车室等待验票上车,拿着车票就直奔站台,车一到就上车,车上验票。因此,在德国坐火车,提前15分钟抵达站台算是早的了。早来了也没有用,就算在起点站,火车经常是掐点抵达站台,避免长时间占据车站站台位置。旅客错过了火车也没大事,无需改签即可乘坐下一班。
乘坐交通工具,换乘是体现效率的关键环节,是体现对旅客关怀的重要节点。在国内换火车的程序则体现另一个理念:生怕有人逃票,为此宁愿牺牲效率。换车时,旅客得从车站出口出来上到地面,再次验票进入候车大厅,反复折腾。这使得8分钟换车变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些年来,笔者在世界各地走了不少地方,发现我们一线城市的高铁、高速公路、机场、地铁、城市道路这些硬件已经超过发达世界,但服务和效率这些软件远远没有跟上。
在德国和西欧大多数国家,公交车站站牌上有车辆抵达时间表,精确到几点几分。你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绝大部分时候公交车还真是准点就到。有这样的效率,乘客误事的几率大降。
航空亦是一样。就拿北京首都机场来说,其硬件可以傲视全球,另有千万级人口都市依托,为何不能成为东北亚的航空中转中心呢?其中一个环节是中转服务跟不上。德国法兰克福人口不过60多万,为何成为欧洲乃至全球著名的航空枢纽,关键是其高效率中转服务。
国际航空协会制定的中转衔接时间标准为60分钟,而法兰克福机场规定最长中转时间标准为45分钟,最优中转时间为35分钟。难怪,法兰克福机场每年的中转旅客占全部旅客的一半左右。
记得一次笔者从布鲁塞尔乘机经法兰克福转机飞意大利都灵,由于布鲁塞尔航班延迟,抵达法兰克福时下一班马上就要起飞。我们正有些发慌,乘务员通知说,已有车辆在旋梯下等候。一出舱门,一辆小巴就载着我们几个人直接送到下一班飞机的舷梯旁。
当前,国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新一波高潮,但愿人们能记住:硬件要硬,软件也要硬;金钱重要,效率与亲民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