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观点专题>>打击网络谣言,共守“七条底线”>>各方评论

北京晨报:消除谣言不能全靠人格

蔡辉

2013年08月26日13:01    来源:北京晨报    手机看新闻

“我们现在有助长谣言的气氛,辟谣了中国人还觉得遗憾,这是我们人格中的缺憾。”近日,余秋雨在“文化的力量与企业家人格”论坛上称,谣言成为娱乐,因为中国集体人格中缺少实证意识。

今天,网络谣言确实愈演愈烈,对社会构成威胁,消除谣言,初衷虽好,但思考太粗糙,且犯了自己批评的“缺实证”的错误。

法国学者卡普费雷通过大量实证调查,在《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中指出,在任何社会中,谣言都普遍存在,因为它满足了现代人诸多心理需要,面对谣言,一味辟谣未必是正确的对策。

现代社会节奏过快,人们承受着各种压力,需不断探索自我的边界,而谣言给人以存在感。毕竟人类并非完全的理性生存,我们还有“动物性精神”,还需要自由与冲动,这是靠“澄清真相”无法抚慰到的地方。况且,人类的理性仍在发展,今天的真理,明天可能就是谣言。

有社会,就会有谣言,我们只能与它共存,像别里科夫那样谨小慎微的套中人,虽不造谣传谣,却并非完美人格。问题的关键在于,应采取怎样的方法来减少其危害。

谣言造成伤害,总是权力失控的结果,遭遇谣言后,人的第一感是找朋友印证,如果得不到确定答案,就会问询所在的小群体,如仍不成功,就会转向公众,从自我、到朋友、到小圈子、到社会,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需要公权力的维护,如果公权力不能维护好这个链条,个体就会陷入“信息黑洞”中,做出错误选择。

当此之时,不能只追问人格缺憾,不反思公权力的责任,况且,人格也要靠环境来塑造,需要教育、家庭、社会与自我的共同努力,绝非喊喊大、善、敬、中就能自动完成。

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学者正走进另一种偏执中,以为诸多社会现象、问题是读书人喊出来的,是他们错误主张、错误言论的结果,而不是社会实践的客观产物,仿佛没有批评,大家想法一致,诸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这将扭曲我们的问题意识,形成不靠谱的解决方案,余秋雨再度祭出“人格大法”,恐怕就是这种错误思维的产物。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