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一宗宁夏海原县交警执法时是否殴打司机的案子就像电影剧情一样跌宕起伏:举报打人了——回应称没打——视频举报真打人了——回应辞退协警。18日,有网民在微博上发帖称海原县交警打人,对此,海原县公安局先回应称“无中生有”,后又承认“有过激行为”。(8月24日《羊城晚报》)
同一起举报交警执法时殴打司机的案子,海原县公安局给出的调查结果前后两次截然相反,令人啼笑皆非。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关键在于第一次举报仅有一个简单的帖子,而第二次举报有协警殴打司机的整个事件完整视频资料。硬说没打人,曝出视频才认错,明摆着是当事协警在撒谎,没有如实交待有关情况。第一次举报,想到对方拿不出真凭实据,就百般抵赖,以为可以敷衍过去。第二次,举报人提供了整个过程的视频资料,这下赖不了了,就只好承认了。
另外,就是海原县公安局涉嫌对当事协警包庇袒护,怕公布真实情况会影响海原公安形象。当事协警撒谎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个中真相期待调查公布。
从举报的内容看,反映出交警粗暴执法的问题。当事司机对罚款持有异议而骂人,司机骂人有错在先,但交警处事不克制和不理性,动手打人的性质更加恶劣。协警仗着自己是“警察”,对骂人司机猛打耳光进行报复。并天不怕地不怕,口吐狂言,“你打110啊,打死你”。当事司机真的报了警,没想到随后来了另一辆交警的车,当事协警当着新来的交警的面,又一次暴打这位司机。
协警殴打司机事件,暴露了海原县公安局交警执法管理上的问题。一方面,让没有执法权的协警单独执法,对司机罚款本身就是错误的事情。另一方面,协警执法简单粗暴,稍不如意就动粗,仗势欺人,人员素质不高,说明人员招聘把关不严,平时的教育管理没有跟上。
海原县公安局对协警殴打司机事件,前后再次调查结果截然相反,反映了工作马虎粗疏的问题。第一次调查不彻底,没有从当事协警和司机两个方面着手去调查,方式方法简单,企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举报人提供视频资料后又去调查,事件的处理陷入被动,调查结果前后矛盾,破坏了海原公安部门的公信力,损害了公安队伍的形象。
对海原县公安局来讲,一方面要加强人员教育管理,避免发生问题,另一方面出了问题要敢于正视问题,并认真调查和解决,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海原交警打人事件调查结果前后两次截然相反,出现这种情况,应当好好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