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南方都市报》出现一则神广告,短短数字引发了“天下无三体”爆红,关于该广告“无底线”的质疑声铺天盖地。当晚,广东省工商局发布消息,这则广告系商业炒作,涉嫌违法,已被立案。(8月21日《新闻晚报》)
前任、小三、好男人,组成了一幕悬疑情感大戏,开启了诸多看倌的想象大门,但归根结底,广告中所表达的是一个小三打败正室的故事。小三,一个本应被万人唾弃的词,现在却出现在报纸上向正室耀武扬威,而正室却承担着导致婚姻破裂的罪名,被认为理所应当退出。不是我看不穿,是世界变化快,难道道德与伦理在这个社会已经被抛弃了吗?难道公众媒体已经向无良和低俗屈膝了吗?
虽然这只是一出戏,是一个广告策划,但是它向人们传递的却是小三无罪,出轨有理,抛妻弃子仍是好男人的观念,是与社会道德截然相反的理念。如果出轨用一句妻子没有搞好自己就可以解释,那么婚姻还有何责任可言?如此一来,陈世美岂不是要翻案?因为秦香莲和公主比起来,的确算是没“搞好自己”。维持婚姻的是责任,一个好男人不是找一个会“搞好自己”的女人,而是给自己的妻子打开另一扇门,带领妻子“搞好自己”,欣赏自己的妻子,同时也做好妻子心中的“丈夫”。
“搞好”是双方的,如何做到对方心目中的“最好”是婚姻的永久命题,这需要一个长期的磨合过程。现在的离婚率之所以逐年攀高就是因为很多人没有婚姻的责任感,家庭道德理念正在丧失,小三军团也逐渐扩大并且有挣脱道德舆论限制之嫌,这正是因为社会道德风向的改变。小三不再是一个人人喊打的名词,反而变成胜利的将军,妻子被抛弃却要背负不够聪明的名声,丈夫抛妻反而会有诸多理由,比如老婆上厕所不关门,何哉?
我国古有“糟糠之妻不可抛”一说,家庭道德是道德重要的一课,媒体应负担起向人民传输正确道德观念的责任,而现在社会道德风向的偏差又何尝没有一些不良媒体的误导?一些恶俗的电视剧与广告,不断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无形中给人们不良的心理暗示,例如,蜗居中的宋思明和郭海藻,笔者至今仍想不通,为何他们会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而海藻的美好结局难道是对天下小三的鼓励?
此次的广告中,明显有道德的争议,南方都市报做为一份有较高发行量,较高影响力的主流报纸却用整个版面去刊登宣传,置道德于何地?如果只因对方给版面费就任由对方刊登任何言论,那么报纸是否要沦为“给钱就能上”的八卦场地?面对恶俗广告,公众媒体必须保有基本底限,如果报纸不再是正义的传播者,那么就只能用来擦玻璃了。
媒体现在已经成为主要的思想传播者,道德的导向需要媒体的努力,不能一味金钱至上,否则就是对“无良恶俗”的宽容与放任,应当积极促进广告业建立正确向上的传播及营销模式,这是公众媒体的职责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