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新京报:《侏罗纪公园3D》,恐龙未能跳出旧梦

韦恩

2013年08月21日08:47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侏罗纪公园3D》:恐龙未能跳出旧梦

 

新京报漫画/赵斌

猜想一下,19年后会有多少观众到银幕前重温这部3D版《侏罗纪公园》?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侏罗纪公园的创始人就像一个电影人一样创造了一个奇幻世界,但是没有机会向全世界人展现他的奇观。失去对大自然的敬畏,试图人为控制生命,无异于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盒子。这是《侏罗纪公园》试图告诉观众的一个道理。但是,并没有多少人记住这份警告这个噩梦,更多人记住的是那个人类与恐龙共存的奇幻世界。正是这种魔力推动了《侏罗纪公园》换上3D新面孔。

如今重看《侏罗纪公园》,让人不得不怀疑斯皮尔伯格在当年拍摄影片时就有了日后转化为3D影片的长远考虑:《侏罗纪公园》的不少场面有前景、有纵深,这让它不仅仅是一部纯粹展现史前生物的奇观电影,同时在视觉上也非常电影化,在语言技巧上得分颇高。譬如,男女主角恐龙学家葛兰特、植物学家塞特勒的出场,在银幕上看起来便相当立体:听到别人从远处叫唤他们的名字,二人从镜头跟前站起来,与远处的来客相比,他们像两个尺寸夸张的巨人。

斯皮尔伯格当然不是神仙、先知,但这种“预料未来”的假想不无道理。据斯皮尔伯格自称,1993年拍这部片子之时,心中的设想就是恐龙可以逼真得跳出银幕,甚至蹦到观众眼前。只不过,当年没有3D拍摄技术,只有在摆机位、处理人物关系上想办法,充分利用镜头景深来营造立体效果。

遗憾的是,转制3D的方式,还是未能让19年前的恐龙跳出银幕。3D版《侏罗纪公园》并没有太多让观众置身其中的场面,哪怕是那些最适合表现3D技术的场景也力有不逮。譬如,一群似鸡龙为了躲避暴龙的追杀冲向主角的场面,并不太能让人感觉身处狂飙之中。片中最为深刻的3D惊吓镜头,莫过于片中小女孩差点从通风管道掉下去那一刻,观众从小女孩的视角俯视着地面的一头迅猛龙,它突然往上跳跃,张开大口试图咬住小女孩的腿——同时也冲向银幕下的观众。

在数字特效面前《侏罗纪公园》是一部古老的电影。观众可以发现部分恐龙的镜头是乳胶模型,当时电脑画出来的恐龙的皮肤质感也远远达不到“细腻”二字要求。尤其跟太平洋上机甲战士群殴的怪兽相比,这批恐龙显得过于“史前”。毕竟,那时电脑只有486,片中人类用来掌管侏罗纪公园的中央控制电脑还是Unix系统。

无论古老与否,《侏罗纪公园》已经是一块碑。它把数字技术引入电影,电脑合成影像、动态捕捉等新鲜的概念让人耳目一新。当时,面对工业光魔、卢卡斯打造出来的这批恐龙,刘伟强、陈嘉上等导演基本上全都傻眼了:这么厉害的特技中国人怎么拍得出来啊?不少中国内地观众也曾经以影碟的形式膜拜了这部恐龙题材经典。尽管其后跟风的恐龙题材的电影不少,但始终不能取代《侏罗纪公园》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无论你去不去看3D版,“公园”就在那里。

分享到:
(责编:石冰心(实习生)、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