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北青报:提高医德、改善医风已经迫在眉睫

樊大彧

2013年08月12日08:56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提高医德、改善医风已经迫在眉睫

  “强化医生的医德和责任心,挂在嘴边说一万遍,也不如尽快落实形成可判断、可检验的具体制度、法规。作为具体制度之一,卫生行政部门对属地注册执业医师的定期考核工作必须尽快落实,对于医德存在瑕疵的医生必须建立“黑名单”,以引起广大医疗机构和患者的注意。”

  中国医师协会相关负责人近日对媒体表示,受国家卫计委委托,该协会已正式启动执业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在两年一次的考核中,因医德医风问题未通过考核的医生将被列入黑名单。在公示考核结果的同时,医生未通过的原因也有望对社会公示。”

  从葛兰素史克、法国赛诺菲等跨国医药巨头在华的行贿案件,到陕西富平医生的贩婴案,近期,一系列与医院、医生相关的丑闻,让医者本应神圣的形象严重受损。尤其是发生在陕西的贩婴案,头顶着救死扶伤光环的医生,却在利益的诱惑下,将魔爪一次次地伸向呱呱坠地的婴儿,新生命的守护者沦为不折不扣的人贩子。对那些已经丧失最起码医德,甚至是人性泯灭的医疗领域内的犯罪分子,必须严惩不贷。同时,这些丑闻也告诉我们,加强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这不仅关乎“白衣天使”的形象重塑,更事关整个社会的健康与安全。

  以陕西贩婴案这一极端事件为例,就可发现医德对一名医生行医轨迹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据媒体报道,贩婴嫌犯张某的医术在医院是被肯定的。2009年某晚,有产妇大出血,医院电话叫张某回医院,张某却找借口推脱随后关机。此后,医院先是撤销张某产科主任职务,后因张某是“专家”,又提拔其为产科副主任。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医院,在医术和医德之间,选择了医术优先。而从收受生产家庭红包开始的张某,早已丧失了医者的仁心,成为金钱的奴隶。于是,没有医德制约的张某在犯罪道路上越走越远,更多的家庭因此承担了失去孩子的痛苦。

  近期发生在医疗领域的一系列丑闻告诉我们,提高医德、改善医风已没有推脱的借口。毋庸置疑,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中存在诸多缺陷,但是,这些缺陷绝不应该成为当前医护人员不端行为的遮羞布。公立医院相关人员收受药品供应商或医药代表的回扣,这明显是为法律不容的受贿行为,但此类违法行为引起舆论讨论最多的是“医药不分、以药养医”模式的弊端,而医务人员的医德和违法问题却经常变得模糊,成为次要焦点。医生收取红包,从开给患者的药品和检查中获得提成……这些明显有悖医德的行为,在所谓“国内医生收入远低于国外,而他们付出的劳动却更多”这些借口之下,也是屡禁不止,甚至愈加大行其道。我国医疗体制的弊端必须革除,但弊端未除绝不应是医德不振的理由。相反,医德的彰显可以减少因利益冲突而产生的改革阻力,彰显的医德可以为医疗体制的完善提供内在动力。

  近期发生的医药巨头行贿医生,以及更为极端的贩婴案,折射出一些医者医德的陨落,反映出一些医疗机构对从业人员医德管理的失控。而医德一旦失控,恶性事件的爆发就是迟早的事情。强化医生的医德和责任心,挂在嘴边说一万遍,也不如尽快落实形成可判断、可检验的具体制度、法规。作为具体制度之一,卫生行政部门对属地注册执业医师的定期考核工作必须尽快落实,对于医德存在瑕疵的医生必须建立“黑名单”,以引起广大医疗机构和患者的注意。

  “病家求医,寄以生死”,这句古语描述了医者与病人之间,生死所寄、性命攸关的特殊关系。让患者看到医生的“黑名单”,正是这种特殊关系的需要。这样的“黑名单”将成为医患建立信任的基础,它也将成为医者面前的明镜和头顶的利剑。“黑名单”将让医者在行医过程中,不断警醒自己,谨言慎行、防微杜渐,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患者,谨慎对待自己的职业。

分享到:
(责编:张丹丹(实习)、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