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解放日报:“真有效”重在务实持久深刻

2013年08月07日09:36    来源:解放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真有效”重在务实持久深刻

  只有眼前小问题与长远大问题一起找,才是真正务实的作风建设。任何偏其一端的做法,都可能是新的形式主义

  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如果没有建立起严格有效的制度,并一丝不苟地认真执行,持久长效就可能成为空谈

  还有一个关键是如何把活动引向深刻的思想层面。现在需要“补钙”的,不仅仅是年轻人,还有不少党员领导干部

  走村入户的干部多了,排忧解难的速度快了,公款吃喝的现象少了……这是百姓眼里的变化。但群众的担心也是明摆着的,那就是有些领导干部会不会有任务心态、过关心理,现在搞得轰轰烈烈,以后一切如故,甚至愈演愈烈。

  确实,一些不良风气的形成,往往是积弊甚久、渐演成习。要避免教育实践活动一阵风,关键是力促务实、持久、深刻的变化,让老百姓得到更多改革红利。只有这样,群众才会满意,我们才能说活动没有走过场,是“真有效”。

  要确保实效、解决问题,关键是要务实。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急群众所急,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同时,也不能怕触及深层次矛盾,要发现阻碍改革的体制机制弊端,能啃硬骨头。换言之,发现小问题要即知即改,看到深层难点要研究整改措施,认真实施取得实效。

  今年以来,杨浦区不设主题、不定范围,面向社会各界启动“美丽家园共建共享”金点子征集活动。半年间共收到各类意见、建议2451条。其中,既有涉及城区发展的顶层设计,也有具体的民生实事。杨浦区此举的出发点,就是探索创新群众意见建议征集制度,鼓励更多老百姓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决策中来。

  只有眼前小问题与长远大问题一起找,分时分类探索解决,才是真正务实的作风建设。任何偏其一端的做法,都可能是新的形式主义。在利益分化和观点多元的背景下,领导干部一定要敢于倾听、正视并回应问题和挑战,寻求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以推动和深化改革,这是中国未来最大的希望所在。对上海来说,就是作风建设要有新面貌,改革开放要有新突破,创新转型要有新进展。

  同样,如何持久也是群众关心的大问题。转作风,定措施,并付诸行动并不难,难的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谁都会说,转作风有没有实效,不仅要看一时之变,更要看长久之态。但具体怎么做呢?还是要靠制度保证。

  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尤其是“四风”问题都是积弊顽症,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也容易出现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现象。制度带有全局性、稳定性,管根本、管长远。从当年西柏坡“进京赶考”的六条规定,到今天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制度建设一直是我们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保证。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严格有效的制度,并一丝不苟地认真执行,持久长效就可能成为空谈。

  浦东有个很好的例子。从2010年年初起,区委就在全区开展“走千个居村,听万户心声”活动。这是新区机关干部联系群众的制度化安排,重在解决问题,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力争当场回应、现场解决,对涉及全局性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细化解决方案,力争政策破题、批量解决。正因为有了制度,才能一干就是四年。

  更进一步来看,要实现“真有效”,还有一个关键是如何引向深刻的思想层面。就是通过这次活动,更加坚定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

  对于一个政党而言,理想信念犹如一面旗帜。旗帜就是方向,就是力量。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上海有个平均年龄73岁的百老德育讲师团,成立13年来,足迹遍布全市的学校社区。他们不讲大道理,通常只是叙述自己的故事。当老人们宣讲着那些关于奉献、坚守、理想、信念的故事时,就成为一种集体的传承。很多听众说,那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当然,现在需要“补钙”的,不仅仅是年轻人,还有不少党员领导干部。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不管世界如何变化,理想信念决不能丢。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要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民,要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各级干部就必须做到 “真自觉”、“真严格”、“真到位”,确保“真有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起群众的勇气和智慧,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的力量。

 

分享到:
(责编:张丹丹(实习)、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