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工人日报:历史正剧“突围之路”在何方?

赵昂

2013年08月05日09:56    来源:《工人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言论】历史正剧“突围之路”在何方?

作为暑期档少有的“历史正剧”,电视剧《精忠岳飞》正在各大卫视陆续上映,网友们的评论亦褒贬不一。事实上,如果仔细观察近两年的荧屏动态,会发现古装剧中,“戏说者”众,“穿越者”多,曾经给国人带来视听盛宴的历史正剧,已经越来越少。

从早期的古典名著电视剧,到后来的《贞观长歌》、《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等“帝王系列”,再到描述历史转折时刻的《江山风雨情》、《太平天国》等,历史正剧曾经在荧屏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为观众提供视听享受的同时,也使得人们重新审视和思考过往的岁月。

但是,在近几年,历史正剧正在逐渐从荧屏上退去。今年上半年进行拍摄公示的547部电视剧中,只有5部是历史正剧。

造成历史正剧江河日下的原因是多样的。相对于其它电视剧而言,历史剧的人力物力投入相对浩大,不仅需要人数庞大的演员队伍,还需要从服装、建筑、器具等多方面还原史实中的世界,耗资自然不菲,而历史剧中的战争场面更是烧钱惊人,以老版三国演义为例,1994年上映的这部电视剧耗资达1.7亿元,大部分资金用于搭建城市和购置器具,而当时这部影片的主演们,一集片酬不过才225元。

不过,在当下的电视剧市场,投入的不菲和场面的宏大并不一定能换来相应的回报。一方面是由于资金和其它资源紧张,当下演员片酬高企,能够用于场景和道具等方面的资金比例自然减少。加之电视剧制作周期缩短,老版的《三国演义》拍摄时间长达六年,《贞观长歌》拍摄用时3年之久,而当下一些历史正剧拍摄时间只有数月,也难以调动起早期历史剧拍摄时所能调动的相关资源,自然导致影片的制作粗糙,难入观众法眼。

历史正剧没落的另一个原因是素材的“干涸”。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各式各样的历史剧已经把有名的帝王将相拍了个遍,而这些帝王将相的史实结局又多为观众所知,故事情节本身对观众缺乏吸引力。为了博取观众眼球,编剧往往不得不在史实上做一些看似合理的“节外生枝”,但恰恰就是这些“节外生枝”,被观众屡屡吐槽。

其实,在当下电视剧追求小成本高产出的时代,历史正剧并非没有市场,毕竟不同类型的观众各有所爱。以日本NHK电视台为例,其一年一部的“大河剧”,不仅收获了很高的收视率,而且许多知名演员都以能参演这样历史正剧为荣。许多影视产业发达的国家,正在逐渐把历史正剧的镜头,从帝王将相转移到大时代里的小人物,以激起观众的共鸣。以获得多次艾美奖、由美国HBO出品的电视剧《罗马》为例,这部讲述凯撒的历史正剧,叙事主线却来自于凯撒麾下的两名普通士兵。不在量多贵在精,转换叙事视角,这些历史正剧制作经验值得中国导演和编剧们借鉴。

当下观众对历史剧的看点,已经从20年前的“看场面”变成了“看内涵”,通过历史剧想了解的不仅仅是历史本身,更是过往时代的社会图景和历史走向背后的个中缘由。在题材上变“宏大叙事”为“微观讲述”,在制作上少一些商业色彩,多一些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吸引更多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关注,方为中国历史正剧的“突围之路”。

分享到:
(责编:石冰心(实习生)、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