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恶性招生大战,说“不”无法只靠某一所高校。解铃还需系铃人。面对目前惨烈的招生之战,教育部门不应无为而治,需要反思自身政策,正本清源。
近期,北京大学招办负责人表示,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咨询阶段,北大明确拒绝了少数索要巨额奖学金、进行讨价还价的高考“状元”,并声称要用实际行动切实坚守教育工作者的良知、责任和诚信,使教育回归本质。
孤立看待这一新闻,无从感受其背后高考招生“战场”上的剑拔弩张和硝烟弥漫。曾几何时,原来只在中学层面进行的“抢生源”大战,战火已经蔓延到了高校。
优质生源是高校众望所归的“香饽饽”,因为它不仅关系着大学教育水平和高层次人才的“产出”,还直接影响了学校的社会美誉度。
但这不是问题的全部。教育部门对本科院校的评估指标,继续为近年来高校招生的竞争推波助澜。当本科入学的最高分、最低分,以及全省排名都影响着高校院系的专业排名,抢生源就成为任何高校领导都无法超脱的压力。
博弈的结果是,无必要地抬高了所有高校的招生成本。而那些成绩拔尖的考生,也未必是“赢家”。高考状元“待价而沽”的行为,表面看是无可非议的市场选择,但已经多少偏离了通往成功的航向。
因此可以理解北大的行为。在高校逐渐失去自我的时代,它试图通过说“不”维护自己的尊严。但是,没有必要过于拔高这一行为。一方面,作为国内顶尖学府,它有别人无法企及的底气;另一方面,拒绝索要巨额奖学金的行为,还不意味着北大向高考招生全面说“不”的勇气。在不进则退的竞争体系内,真敢独善其身需要大勇气。
目前,随着二本招录工作结束,高考招生暂告一段落,但更为惨烈的“战争”还在后头。如果说高层次的高校是在为自己的声誉而战,对那些层次相对较低的高等院校、大专高职院校,招生工作已经关系到自身的生死存亡。
事实上,避免恶性招生大战,说“不”无法只靠某一所高校。解铃还需系铃人。面对目前惨烈的招生之战,教育部门不应无为而治,需要反思自身政策,正本清源,“使教育回归本质”。
本报特约评论员刘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