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纪委22日下午证实,花都区政协主席王雁威仍处于“失去联系”状态,至此,此位政协主席离岗失联已一个多月。(7月23日 中新网)
一位政协主席,堂堂的当地四大班子之一的主要领导,玩起了“躲猫猫”,是甚原因?至少绝不是工作原因,因为领导干部工作原因外出,当地部门不会不清楚去向。
对于干部请假,离开工作岗位一段时间该如何处理,《公务员法》都有明确规定,这位政协主席不会不知。“躲猫猫”达一个多月,并且有继续“躲下去”的趋势,不得不让人质疑其背后有何猫腻。领导干部失踪可不是小事,若是意外身亡早就查出来了,种种迹象表明,这位政协主席可能“跑路”了,放下“政协主席”的身份不要,不得不令人浮想联翩。
官员失踪已非个案,从以往的案例来看,多数官员离奇失踪都与腐败有关,说白了就是逃跑。因为官员不同于普通民众,到底神通广大,在东窗事发之前,或主动或被动地逃离国境,都能在异国他乡谋得自由生存空间。“三十六计,走为上”,这一古老的计谋已被应用得淋漓尽致。
有人早就成了“裸官”,腰包揣得差不多,就立马脚底抹油;有人看同僚东窗事发,自己成了惊弓之鸟,赶忙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有人心里有鬼,一有风吹草动,不安全感油然而生,焦虑之中不如携款开溜……贪官逃跑,不仅使国家和人民财产遭受损失,而且使政府蒙羞、损害社会公正清明,已成反腐败的重大课题。
当然,给这位失踪的政协主席早早地戴上“贪官”的帽子为之尚早,因为“捉贼捉脏”嘛,但其失踪的真相,需要弄个水落石出,给公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