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法制日报:新四大火炉

王传涛

2013年07月17日08:46    来源:法制日报    手机看新闻

  刘道伟/画

  “新的30年(1981-2010年)全国高温呈现增多趋势,华南地区高温日增幅最明显,广州增7.7天、福州增5天、海口增5天。另外,内地最新三大火炉分别是福州、重庆和杭州。福州为中国内地省会级城市的高温王者,超过了重庆,成为内地大城市第一火炉。”中国气象频道官方微博日前发布内地“四大火炉”新排名,引来各方关注(7月16日《扬子晚报》)。

  中国气象频道官方微博发布“新四大火炉”后,会出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景象。传统火炉城市会锣鼓喧天,高兴自己不是火炉了;而新版火炉城市则会愁眉苦脸,如何脱掉这顶不光彩的帽子,便成了当地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座城市是不是“火炉”,最有发言权的不是整日坐在空调室里喝茶的人,不是城市管理者,甚至不是气象工作人员,而是工作生活于户外、茶余饭后摇摇蒲扇顶多吹吹电扇的广大工人和市民。他们的感受才是第一重要的,市民们的真实感受就摆在那里,无论我们是否生活在所谓的火炉城。明明是天天“蒸桑拿”、“蒸包子”,城市管理者还是庆幸于让别人抢了“火炉”的帽子,这难免有些自欺欺人。

  拒绝“火炉”称号容易,让城市温度降下来难。高温,是一种灾害。但拒绝高温,政府部门不是完全没有对策。如何实现城市降温?答案其实很简单:其一,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增加城市之中能够吸收热量的植物,减少反射热量的水泥和柏油路面积;其二,建设卫星城市,控制大城市规模,降低“热岛效应”;其三,控制车辆、工厂排放热量……以上这些,我认为都是并不难做到的“物理降温”。

  除了“物理降温”,还要在权利上对户外高温从业人员进行特殊关照——城市管理者应该监督落实好政府关于防暑降温的种种政策。去年6月29日,最新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实施,对于高温作业以及高温补贴进行了新的规定。但是,这样的规定并不容易落地。户外高温作业仍然是常见的现象,高温补贴也难发到基层工人的手中。让这些问题一一解决,城市管理者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权利上的降温”。

  一座城市是不是“火炉”,其实并不重要。只要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一心想为城市降温,就不会让老百姓感觉自己是生活在“火炉”之中。如果城市只顾建设高楼大厦,建设水泥丛林,让城市之中不见一丁点土壤和绿色,不给市民和户外工作人员以人性上的关怀,则这样的城市就不仅仅是“火炉”,还有可能是“火坑”。

 

分享到:
(责编:张丹丹(实习)、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