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东方网:"冀宝斋"什么最雷人?雍正年间《红搂梦》

陈云发

2013年07月12日13:54    来源:东方网    手机看新闻

河北冀州冀宝斋“博物馆”所藏大量膺品被揭露后,各家媒体及社会专家大呼“雷人”,十二生肖分公母、雍正年间已出现《红搂梦》“文物”等,目下已成天大笑话。其实,几个文化不高的农民突发奇想,收罗一些文物膺品办个什么“馆”自娱自乐,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而最“雷人”之处,是它建馆仅6年获得的多项“荣誉”。

这个“雷人馆”建于2007年11月,占地60亩,投资5400万元。它所获得的“荣誉”,目前已有“AAA级旅游景区”、“衡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第三批省级科普基地”(2013年批准)、“衡水市十馆一中心一剧院重点项目”等等,而有权限批准这家“雷人馆”的部门,函盖了该省的科协科普部门、省或市的旅游部门、文物部门、衡水市政府文化规划部门,以及衡水市有关精神文明建设部门,等等。这么多的省市部门授予这家“雷人馆”荣誉时,难道没有去调查、没有请专家评估过?据说在“雷人馆”真相被披露前,就有包括“工艺大师”、博导、教授、学者去参观、“鉴定”,他们对馆内“藏品”之“精美”、“丰富”赞不绝口,并都有题词嘉勉。看来,“雷人馆”的蹿红、成为“基地”、成为“3A”,也不是偶然的,人家也是有备而为。

对一位在文物上“不信真”、“存在就是真”的村主任而言,他办多咋的“雷人馆”也靠谱,无知无畏嘛,我在想,只要它的门口不挂什么“基地”、“3A”牌子,不列入衡水市级文化建设的“重点项目”,农民们自娱自乐亦无不可,但问题是政府出面授予荣誉、戴上光环,其性质就变了,弄假成真了,这就是一种耻辱。当然政府公务员们可以辩解说他们是被农民“骗了”、被“专家”忽悠了,但他们自己的教训又在哪里呢?

从这桩丑闻,可知河北省及衡水市某些部门的公务员,其对文化、文物的无知,实在到了没有最基本素质的地步,如果说对馆内的“青铜器”、“唐三彩”等弄不清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红楼梦》这部书,那些有文凭的公务员应该都看过的吧?为什么对雍正年间的《红楼梦》“文物”没人异议?十二生肖分公母,这明显是娱乐造假,怎么也会通过“省级科普基地”的审批?如果说“3A级”的通过是旅游部门“纯业务观念”,还可以“强词”一下的话,那么,当地文化部门公务员们都应该有基本的文化素养吧?他们对众多“雷人”展品就一点也分辨不出来?所以,我觉得“雷人馆”的建起或将来被捣毁,对于社会的正反面“意义”,倒无多少忧虑感,我对当年吹捧这个“雷人馆”的“专家”、“大师”、“博导”们却感到忧虑,由他们掌握教育、文化的话语权,会把文化、教育的建设引向哪里?而我更对当地一批掌握着审批权、规划权、命名权的公务员们感到忧虑,由他们这种水平的人来决策规划文化、旅游、精神文明建设,能创造当代的健康文明吗?冀宝斋的出现,折射出当地文化建设的乱象,它能获得众多荣誉才是最雷人!

现在,衡水市已将冀宝斋的荣誉牌摘下,但钉在门墙上的牌子易摘,钉在心灵上的耻辱就能马上消去吗?这些食人民之禄的公务员,亟需补上文化、文化基本知识课,甚至不妨离岗参加一下扫盲班的培训。否则,他们又何以担当得起文化建设的重任!

分享到:
(责编:张丹丹(实习)、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