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款可讨价还价”、“中介靠捞车获利”、“罚款去向不透明”等一些部门查处黑车时出现的问题,在“王老汉寻车记”中一个都没少。对王老汉寻车背后的多个“为什么”,有关部门一定要说个清楚明白,给当事人和公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家住张自忠路附近的王老汉骑着电动三轮车上班,途经工体,车辆被一支二十人左右“队伍”扣下拉走。王老汉拿着一张没有地址、联系电话和公章的告知单,来往于黑车办公室、派出所、停车场,历时17天,花费一千余元,才将自己的车辆赎回。(相关报道见A6版)
“王老汉寻车记”,反映的不仅是涉及三轮摩托车如何管理的城市治理问题,更是行政执法人员如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执法机关如何严格自我管理、强化自身建设的问题。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三轮摩托车上路确实存在一些尴尬。首先是“各行其道”的问题。三轮摩托车有机动车的“块头”,却没有机动车的速度和行驶安全性。让此类车辆在机动车道行驶,显然是不合适的,会影响机动车的正常行驶,对三轮摩托车自身而言非常危险,而且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如果让三轮摩托车在非机动车道行驶,在挤占道路的同时,将对电动自行车、普通自行车以及行人构成威胁。
2010年9月,北京市公安局等部门出台“关于加强三轮摩托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管理的通告”,规定“本市六环路(含)以内道路禁止正三轮摩托车行驶”。尽管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能看到三轮摩托车上路,而且还存在非法运营的现象。三轮摩托车驾驶者通常都未受过正规安全以及驾驶培训,缺乏安全驾驶和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载客营运时安全隐患很大。一些三轮摩托车横冲直撞,甚至视飞驰的机动车为无物,强行猛拐,毫无畏惧地闯红灯,让人看着十分揪心。这种三轮摩托车在运营中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乘客的赔偿通常也是个棘手问题。
由于三轮摩托车等“非常规车辆”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而且对城市的道路交通环境、道路交通秩序造成了不利影响,近年来,包括北京在内的很多城市甚至城镇,都对三轮摩托车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做出了限制性的规定。
尽管三轮摩托车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王老汉寻车的经历,让我们意识到问题的另一面——有关管理部门不能以“黑打”的方式查处黑车或非法上路的三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在北京六环路以内道路行驶被有关法规禁止,有关部门据此没收非法行驶的车辆,原本是正当的行政执法,为何不出具正式的通知单?为何拿不出明文规定的处罚办法?既然王老汉的车辆被没收了,为何还能“找人私了”,交钱就能拿走,相关费用还可以讨价还价?放置被扣留车辆的停车场和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到底是什么关系?罚款所得流到何处,何种用途?
王老汉寻找三轮摩托车的经历,几乎就是此前一些部门查处黑车执法中,诸多不规范、不合法做法的“缩小版”。“罚款可讨价还价”、“中介靠捞车获利”、“罚款去向不透明”等等,这些在一些部门查处黑车时出现的问题,在“王老汉寻车记”中几乎一个都没少。
北京市有关部门出台规定加强对三轮摩托车的管理,禁止其在六环内行驶,已经有近三年的时间,但我们看到,三轮摩托车还是经常出没在大街小巷,电动三轮、摩的销售市场依然红火。少数部门和人员“以罚代管”,甚至借行政执法为本部门或个人牟私利,肆意侵害当事人的利益,是造成目前这种有禁不止局面的重要原因。
王老汉寻车的故事,是一个有关部门乱执法、乱处罚、以权谋私、侵害公民权益的典型标本,对王老汉寻车背后的多个“为什么”,有关部门一定要说个清楚明白,给王老汉一个负责任的交代,也是给公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归根到底,对三轮摩托车和黑车的管理和执法,必须更加规范合法、公正透明,才能解决好三轮摩托车、黑车涉及的相关问题,更好地进行城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