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认证微博网友@烟云在其微博爆料称:近日四川眉山市委宣传部发函于东坡区教育局,要求妥善安排该部某干部子女到东坡中学就读。记者就此事联系了眉山市委宣传部。宣传部办公室表示确有此事。(7月7日人民网)
前有湖南省麻阳县涉案单位出公函为两名腐败官员求情,今又有眉山市委宣传部又下红头文件要求下级教育局妥善安排干部子女就学。
原本应该严格谨慎使用的红头文件,在某些人手中却可以异化为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也可以被某些人当作权力寻租的“通行证”和“挡箭牌”。公函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间商洽和联系工作时使用的一种比较庄重、严肃的文体,其主要用于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间联系、询问、答复工作。既然公函是国家机关联系工作的文种,那眉山市委宣传部又何以出公函为干部子女安排就学?难道妥善安排子女就学也是宣传部的工作职责?
眉山市委宣传部的答复是为了让部里的一名干部工作和家庭两者兼顾,所以眉山市委宣传部向东坡区教育局发函证明该职工工作单位和女儿的实际情况。组织帮助干部子女解决读书难本身无可厚非,但从字里行间笔者丝毫看不出该公函是对职工工作单位和女儿实际情况的证明,相反却透露着要求教育局给予关心照顾的“潜台词”。
仔细想来,这样的“妥善安排”请求背后有很多蹊跷。试问,如果不是市级部门,下级教育主管部门会“买账”吗?难道这里面就仅仅是安排子女入学这么简单,就没有人打招呼、做工作?明知用公函为干部子女安排就学不符合规定,为何市委宣传部还敢出公函,这里面存在着何种权力博弈?又有无权力寻租?
十八大报告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对公权滥用,实在不能一忍了之。在公权滥用被披上“公函”这件外衣后,一旦得逞,说不定还会有更多的单位前仆后继踏上求情说情、权力寻租的道路。
滥用公权不仅是透支党委政府公信力,还将使社会公平正义无存。前两天还曝出穷人孩子江水泡饭,干部子女却可享受公函选择一流学校,这样做对更多同样渴望公平享受教育资源的家庭来说公平吗?笔者希望,相关部门不妨顺藤摸瓜,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