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北京晨报:减负不是“不留书面作业”

佟彤

2013年07月08日09:12    来源:北京晨报    手机看新闻

中国教育现今的问题,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减负”问题,而“减负”更不是简单的理解为不留或者少留作业。

教育部日前要求,各地中小学校要控制课外作业总量,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要创新作业形式,适当减少书面作业。

就在近日,南京的几个著名小学开始招生了,因为名额紧俏,学校不得不采取摇号的办法,每13个孩子争抢1个名额……在这种激烈的教育竞争现状下,简单地以“取消、减少书面作业”的方式给孩子“减负”,能得到好的回馈吗?显然不能,对这一规定的普遍反映是不领情。一种不领情是作业照样留,课照样补,另一种不领情甚至会把这一纸规定,视为相关部门的责任旁贷:把不留书面作业的规定一发,主管部门就完成了自己监督“减负”的任务吗?就能交差了?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教育竞争越演越烈,到目前为止,升学率仍旧是检验学校质量,名声的唯一办法,而升学率的获得确实需要通过作业来保证。能以最少的作业达到最好效果的学校和老师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学校学生来说,不可能一边不留作业,一边又考出好成绩,他们对于这样的规定只能“阳奉阴违”,或者以其他的形式对应,所以,取消、减少书面作业之后,孩子并没因此轻松,他们已经被迫转入更大的补课战场……这种情况由来已久,教育部门不可能不知情,在这种背景下仍旧不断出台这种无关痛痒的规定,不领情还是小事,更大的问题是带来民众对类似规定的更多无视,相关部门的公信力再次下降。

类似取消、减少书面作业的办法之前也有不少地区试行,之前如深圳地区,但只敢在初中生中试行,因为中考是深圳自己命题,可以根据之前的教学特点,侧重素质教育。高考则是全国或者全省统一命题了,谁都担心,自己在取消的同时,别的地区的竞争对手在默默加班加点,谁也没胆量就这样和对手竞争……因此,是否能真正减负,首先是考试制度问题,如果减负了的学生碰到了并不能突出素质教育的考题而败下阵来,学校怎么和家长交代?从这个角度看,教育部的这一规定,至少有敷衍之意,中国教育现今的问题,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减负”问题,而“减负”更不是简单的理解为不留或者少留作业,如果连这个问题,至今都没被教育主管部门意识到,中国教育的希望又在哪里?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