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好坏与真假(且说收藏)

徐红梅

2013年07月07日05:11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真假”,是收藏领域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这在时下最为火爆的各类鉴宝栏目中可窥一斑——鉴定的侧重点、人们关注的焦点,绝大多数都在于藏品的“真假”,鉴赏中的另一个重要品评要素——好坏,却常常被忽略。

  毋庸置疑,求真,是对文化的一种尊重。“真”字由“贞”字变形而来。真,与“假”、“伪”相对。佛教概念中,“真”还与“妄”相对。因此,真,意味着纯正、地道、本原、自然。《老子》云:“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去伪存真,是追求道德的完善和表达对文化的尊重的过程。真品如真人,常常让人肃然敬之。

  收藏领域里、鉴宝栏目中,人们口中的“真品”,常常不是特指这类让人肃然起敬、具有代表性的珍品,而是与赝品相对、强调真与假的真品。人们之所以对藏品的真假特别地关注,其主要原因是赝品在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泛滥,而赝品的泛滥又与市场的火爆有关,因此,“假”与“利”紧密相联:当真假难辨,造假的人、卖假的人、拍假的人得利,唯一损失的是买到赝品的人;“真”也与“利”紧密关联:当收藏成为投资,为保证利益最大化,一旦遇到市场认可的真品,人们便匆匆忙忙地买下,再匆匆忙忙地出手,有关藏品的收藏和鉴定,从真假开始,到真假结束,省略了有关好坏的鉴别,省略了收藏本该带来的审美过程。从而,对于“假”,人们充满了憎恶;对于“真”,人们充满了渴求。这憎恶与渴求,又因太多利益的牵绊,散发出紧张、焦灼、浮躁、恐惧的气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让许多人忽视了一个道理:真的,不一定都是艺术水准高超的好作品;假的,也不都是艺术水平低劣的烂作品。

  “假”也应区别对待。比如,传世的古代书画作品数量有限,临摹又是中国画研习方式中的一种。因此,临摹与造假有别;意临与对临有别;今人仿前人的与前人仿古人的不同;新手仿高手的与高手仿高手的不同……好的摹品、仿品,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如果原作不在了,摹品所保留着的对原作精神的感悟,以及对笔墨、艺术风格、艺术形式的模仿,也具有研究、收藏价值。例如王羲之的书法真迹不复存在,传世的精致摹本,为后世管窥书圣的书法神韵提供了仅有的途径。

  现当代书画作品浩如烟海,特别是艺术品市场的飞速发展,促生了许多商品画,即便是书画名家的作品,在市场上流通的也大多是水平一般的作品甚至于应酬之作,不可重复的名家精品寥寥无几。更何况,即便是对于认真创作的书画家来说,一生能够留下来的代表作,也是极其有限的。一位书画名家的应酬之作,与同时代一位名气一般的书画家的优秀作品相比较,您会选择哪一个?在此类问题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衡量的落脚点或许各有不同,但都需要一个前提:藏家必须具备基本的鉴赏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真假的鉴定,特别是文物的鉴定,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非专业人士难以企及,但对于自己爱好的收藏品类的好坏的分辨,却是收藏者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

  对于真假与好坏的认识,还会直接影响收藏者的收藏心态甚至人生境界。有一位知名收藏家,幸遇专业人士相助,确定了收藏领域,收藏了一批藏品,在业界占有了一席之地。当有人质疑他的藏品有假时,他坦然回答:我是在用心和我的藏品“谈恋爱”,好的作品让我身心愉悦,对于我来说,真假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在赝品充斥的当下,端正心态,更容易享受到收藏所带来的乐趣,而非为收藏所累。庄子云,“见利而忘其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为世人讲述的不仅仅是见利忘危的道理,更道出了守形易忘身的真理:在欲望面前,消弭了心志,迷失了自我,本真无处可寻。所以,收藏的天地里,人们应该跳出对藏品本身真与假的过度关注,在对藏品审美妙境的品鉴中,点燃内心的精神之光,体悟至精无妄的“真”,追寻自然而然的“我”。这种修身养性的过程,也是藏品去粗求精的过程,更是真正步入收藏之堂奥的必经之途。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07日 12 版)
分享到:
(责编:刘军涛)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