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东方网:"盘活财政存量"要敢拿既得利益开刀

谭浩俊

2013年07月05日10:24    来源:东方网    手机看新闻

政府过于强势,企业和民众就必然弱势。最终结果,就是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话语权过高、过多,企业和民众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话语权过低、过少,导致企业和民众与政府之间处于完全不平衡、不对待的状态。那么,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基础也就不会太牢固,各种社会矛盾就会频发。

而在关系政府和企业、居民三者利益的社会资源中,财政资金无疑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之一,也是最容易引发政府与企业和居民矛盾的社会资源之一。因为,财政收入来源于企业和居民提供的劳动、创造的财富,来源于纳税人的贡献。而政府则是消耗这些劳动和财富的非直接劳动和财富创造者。如果政府尊重并爱惜企业和居民的劳动,尊重并珍惜纳税人的贡献,就应当重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重视将每一分钱都用到必须要用的地方,而不是肆意浪费和损耗、伤害与破坏。

审计署日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的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显示,预算执行不到位、资金层层积淀等情况是比较突出的,由此造成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损失浪费现象也是比较严重。

为此,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以整改为契机,把挤占挪用的钱归位,把“跑冒滴漏”的钱堵住。特别是要进一步盘活存量,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用好,集中有限的资金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同时,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

显然,这是继“盘活存量货币资金”以后,中央在资金问题上提出的又一要求。而且,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一要求可能比“盘活存量货币资金”更加紧迫、更加重要。因为,从货币资金的分布情况来看,如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损失浪费严重,对货币资金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如政府负债、“土地财政”、“三公”经费等,都可能直接影响货币资金的合理配置。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财政资金与政府利益密切相关,“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说到底就是要触动政府利益,拿政府既得利益开刀。也就是说,要想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如果政府不能拿出一定姿态,不能正确对待自身利益。那么,要想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几乎没有可能。以“三公”经费为例,既得利益者绝大多数都是掌握着一定权力、具有政策制定权和执行权的人,要想将这块利益更多地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服务、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作出利益让渡、带头将自己的既得利益让渡给社会公众和企业、带头过“紧日子”。那么,各级领导干部能够率先垂范,按照中央的要求,带头过“紧日子”吗?能够主动地拿自己的既得利益开刀吗?

事实上,新的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已经在这方面提出了很多很高的要求,也出台了许多政策与规定。如“八项规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等。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政策和规定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很多应当在政府层面完全可以得到解决的问题,如今仍停留于文件、会议之中,停留于办公室、档案夹中,财政资金仍通过各种渠道损失浪费。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还在等待中央的规定和要求是“一阵风”。

也正因为如此,“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要求,就极有可能成为一次十分重要的利益博弈,亦即中央的要求和既得利益者之间的利益博弈。如果前者能够战胜后者,无疑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极为有效的作用,产生积极的推动。相反,则有可能对政府的形象与威信产生致命的影响与打击。

所以,要想让“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要求落到实处,就必须触动政府利益,使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开刀,让原本就属于社会公共利益范畴的财政资金,回归公共利益本性,并为社会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分享到:
(责编:齐贺、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