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解放日报:“斯诺登说了真话”

江晓原

2013年07月01日10:51    来源:解放日报    手机看新闻

“棱镜门”引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现在全世界人民都在等着看,美国人所宣称的“自由”,到底意味着什么

随着“棱镜门”事件的持续发酵,天天都有新情节。听一位离休老干部感慨:“斯诺登是个好人呐,因为他说了真话。”这句看似平淡无奇的大白话,此时却“言谈微中”,引发了我的思考。

首先让我感兴趣的是,为何美国一再出现这样的人,前不久有阿桑奇,现在又出了斯诺登。阿桑奇现在已经联系上了斯诺登,公开表示支持斯诺登。他们这样做,是认为政府做了不正义的事情,比如侵犯个人隐私,损害公众自由——注意:个人隐私是公民自由的必要条件之一,没有隐私就没有自由。所以现在人们经常将Snowden(斯诺登)和freedom(自由)放在一起讲,还押韵呢。

这种事情其实并非偶然,在美国的流行小说和电影作品中,经常塑造这样的英雄。他们看到政府做了不正义的事情,就挺身而出揭露和抗争,哪怕为此被指为“卖国”,被迫亡命天涯也在所不惜。比如,丹·布朗的小说《数字城堡》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想象美国政府建造了一台被称为“数字城堡”的庞大机器,可以偷看全世界所有的电子邮件。于是“数字城堡”的工作人员中有人挺身出来揭露这件事,接着遭到追杀。今天斯诺登的故事完全就是《数字城堡》的现实版。

前几天看到报上刊登斯诺登父亲的讲话——估计是美国政府叫他出来讲的。老斯诺登呼吁儿子不要再继续爆料了,并且呼吁他到美国来接受审判,等于是让他投案自首。并且说,他相信儿子在美国可以得到“最公正的审判”。

但老斯诺登接下去说的一番话,听着又像是在道义上支持他儿子。老斯诺登说:“如果认为我们必须这么搞才能对抗恐怖分子的话,那么恐怖分子已经赢了——因为正是自由让我们成为美国人。”他的意思是说,搞“棱镜”项目让我们失去隐私亦即失去自由,那我们就将不再是我们自己了。

我们可以用《数字城堡》中表达的思想,来为老斯诺登的话作脚注。小说中那位义士揭露“数字城堡”的思想逻辑是:政府说窥视个人隐私是为了对抗恐怖主义,但窥视个人隐私这个行为本身就是恐怖主义。我们为了对抗一种恐怖主义,就要先接受另一种恐怖主义,这不是很荒谬吗?更何况,你要对抗的那个恐怖主义,此刻尚未降临到我们身上,可是你的恐怖主义却已经降临到我身上了。

奥巴马为“棱镜门”的辩解,也是很荒谬的。他说,“棱镜”项目只是用来监控外国人的,并不监控美国人 (所以它并未侵犯美国人的隐私和自由)。姑且不论他说的是不是事实,就算真是事实,这也无法为“棱镜”项目提供正义性。

监控外国人就正义了吗?如果监控美国公民是侵犯了自由和人权,那么监控外国公民,为什么就没有侵犯自由和人权呢?除非奥巴马公开承认,美国经常挂在嘴上的自由和人权,是只适用于美国人的,对世界其他各国人民是不适用的。如果是这样,那你们的“普世价值”从何谈起?“普世人权”又从何谈起?

以前人们经常说,美国所宣称的自由、人权之类的理念是虚伪的,特别是当看到美国对人权实施双重或多重标准的时候,人们更倾向于这样认为。当这样的事情出现在小说或电影中的时候,我们会说,这只是虚构的故事,但现在我们看见的阿桑奇、斯诺登都是真实的人物和事件。而且他们并不是孤独的,有民意调查显示,约一半美国公众赞成斯诺登的行为。看来在他们心目中,斯诺登应该也是一个好人。

所以,“棱镜门”引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现在全世界人民都通过“棱镜门”在等着看,美国人所宣称的“自由”,到底意味着什么?

 

分享到:
(责编:齐贺、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