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纳杖侄”的故事不是很有名却颇有意味——晋代名士陆纳请当朝重臣谢安喝茶,贵客临门,负责接待的侄子自然是张罗得非常铺张。没想到,谢安一走,陆纳揪住侄子就是一顿狠揍,骂他“秽吾素业”。请注意,陆纳不是骂侄子奢侈豪华招来糜腐的恶名,而是骂他不懂茶道清雅素简的境界,让自己失了风雅背上俗名。
荣格说:“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文化往往体现在“精行俭德”中,清纯与俭简的生活浓缩着精神的纯度和人格的高度,亦是世道人心对人的品质与格调的评价,“考其生平,一玷清议,终身不齿”。
这倒让我想起时下的一个热词——“简单生活”。简单二字说来简单,但它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命态度。爱因斯坦对物理学有一个观点,认为“优雅”是判别理论的最高原则,而优雅就是“尽可能的简单”。说句“穿越”的话:如陆纳有知,必定将爱因斯坦引为知己,因为他把简单视为最大的优雅。
事实上,简单生活和物质追求并不矛盾,物质无罪,多多益善。但任何人都不能独自生存,也没权利单独占有社会资源,只有造福他人才能巩固自己的福祉,这是简单生活的基本定义。马克思早就睿智地指出:“是人的劳动而不是资本创造了经济繁荣和社会价值。”用劳动来创造繁荣和价值,一切就会变得简单,如同一本书名——《工作着是美丽的》。
简单意味着从容,因为没有了那些追逐、眩迷和诱惑,就有了思考自己行为的时间。科学家发现,尽管我们生活在现代世界,却拥有许多过时的本能,这些勾三扯四、牵五绊六的所谓本能,甚至还停留在石器时代。从这个意义上看,简单才是真正的现代人。
大清顺治元年的腊月三十,虽然清兵还没打到江南,但明朝已是有名无实。那位偏安一隅的小皇帝弘光在小朝廷里愀然不悦,太监问:追思先帝耶。答:非也,梨园殊少佳者耳。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嫌“春晚”不热闹。山河破碎,他还不肯简单一点,依然想着铺排繁缛的吃喝玩乐,难怪数月后让人家破了石头城。一段旧日尘暝,印证了现代学者的观点——非理性的追逐,构成社会学意义上的“次生灾害”,而撇清这些泡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简单。
简单是一种纯净,是一种境界。子曰“思无邪”,不是说只思考无邪的东西,而是说思本身要无邪。
著名的特蕾莎修女创办的孤儿之家收养、救助了6.7万多孤儿,获诺贝尔奖后有人问是怎样做到的,她回答说:“对我来说没有数字,我只看见一个简单而需要照顾的孩子。”
康德病逝前一周,身体已经极为虚弱,但看到医生前来仍努力起身相迎。他用已经不太清晰的口齿说:“对人要尊重,这个简单的道理还没有离我而去。”
擅长小说的高尔基试写了几首诗请马雅可夫斯基看,这位年轻气盛的诗人居然把泰斗级的大作家训得哭了起来。旁人提醒他要考虑高尔基的名望,他却用自己阶梯诗般的语言说道:诗歌,不属于名望,道理就这样简单……
这些简单的故事让我久久地仰望天空,科学家告诉我们,一旦到了万米以上的高度,天空就变得纯洁而简单,永远呈现着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