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缺钱,治理之道有二:一是少花钱;二是多收钱。道理虽然简单,操作起来却颇为困难。一些地方为缓解财政困境,用多管齐下的方式,防止财政收入的跑冒滴漏,在把钱收上来的同时,也出现了收过头税的现象。经济困难时期,政府本应与企业共渡难关,收过头税这种做法可谓饮鸩止渴。少花钱,也非易事。预算中一些刚性支出标准抬高后,就不易降下来。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三公经费是压缩了,但三公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较低,所能节约出来的财力也是有限的。
不过,财力紧张可倒逼政府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这是一个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规范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契机。市场能做的,政府要尽可能放手。政府过度干预,不仅耗费公共资源、消耗政府财力,还会妨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影响微观经济活力的发挥。
同时,地方财政紧张也呼唤中期预算改革的加快。地方政府应在经济繁荣时有所作为,以更好地应对周期性因素的挑战。地方财政紧张也凸显财政收入评价机制改革的重要性。财政收入任务完成不了,收入的组织者就可能付出代价。结果是经济越困难,政府越是抓紧取得收入。为了减少或避免这种行为,需要改革财政收入任务评价机制。
应该看到,目前对地方政府挑战更多的是公共财政收入之外的政府收入,如直接和地方发展密切相关的土地出让金收入的下滑。地方财政眼前的问题也呼唤中央和地方财权财力格局的调整。路走到今天,除却政府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在较短的时间内建好有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