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南方日报:南阳的“免费”之路应当走下去

潮白

2013年06月28日09:51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高考分数线公布之后,为了让低分学子尽快走出情绪低谷,河南南阳市旅游局在媒体上刊登了大幅公益广告,承诺凡今年高考分数在200分以下的考生,在今年9月30日之前,凭准考证、高考成绩单或省招办发布的成绩短信,便可免费游览南阳9家景区。怎么看这都是件好事,然而舆论非议之声不少,伤口上撒盐、景区借机炒作,云云。这也不能过多责怪公众,实在是如今景区的各种“策划”让大家多心。以河南为例,济源黄河三峡景区就有过当场喊“妈”且对方答应两人均免门票的事。但一种尝试动辄获咎,怕是什么事也干不成了。

凡考试,难免几家欢乐几家愁,“春风得意马蹄疾”或“名字却在孙山外”,孰多孰少,取决于录取率。现在,各路高分考生已经开始在报章上大谈成功的体会了,有的甚至只为追女生而成绩突飞猛进;然低分考生也不该只有灰溜溜的份,这个时候他们也需要关注,甚至需要抚慰。笔者在高考考场曾经两次铩羽而归,能够感同身受。南阳旅游局之举正可视为抚慰的一种,“游南阳,立大志,不气馁,学智慧”,语调铿锵。只是南阳此举可以做得更好,这则公益广告用语就还有可挑剔之处。

比如,“‘五圣’说了:考不上大学,一样能成才。”人家没说过这话是可以肯定的,这是幽上一默。五圣者,智圣诸葛亮、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商圣范蠡、谋圣姜子牙是也,南阳因此号称“五圣故里”。然“五圣”本身,未知何时得名。除了医圣张仲景,另四位的名字虽然如雷贯耳,但前缀的“×圣”没大听说。当然,“古有十圣”——文、史、医、武、书、画、诗、茶、兵、酒,也不知是哪个时代的约定俗成,这个时代自然可以产生自己的。况且,宋朝有学者说了:“古之人精通一事者,亦或谓之圣。”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诸葛亮等,“圣”名得其所哉。又当然,如此计较“五圣”属鸡蛋里挑骨头。

但这句“只要你高考分数足够低,就可免费游览南阳”,多少有些问题了。说实在的,虽其旨在点明免费的前提条件,却有点伤人。概因“分数足够低”绝非美事,相反很有些难堪。不难想见,任何学子模样的人在景区门口出示那些凭证,都等于不打自招,撩拨了低分学子本已敏感的自尊心。因此9月30日之后,我就期待一个统计数字:有多少学子享受了免费待遇。无他,借此能对此种无端臆测证明或证否。

“他们都来自南阳,都不是科班毕业,都成才了,你怕什么?”励志的取向不言而喻,然逻辑上却有些不通。这里的科班,显系指正规的学校教育。而“五圣”的时代尚无所谓科班,他们自然也就不会毕业。年代距我们最近的张衡、张仲景、诸葛亮也才到东汉,那个时候用人是察举制,闾中声名不错就有了向上的基础。范蠡、姜太公的春秋战国时代更不同了,如钱穆先生所云:“知识分子……穿草鞋戴草笠,亦得面谒国王。立谈之顷,攫取相印如虞卿。那时不仅国王礼士,一辈贵族公子亦闻风向慕,刻意下士。”所以“五圣”之时与此时,成才环境方面没什么可比性。今年有关方面还专门下通知,不准用人单位以985、211高校为门槛招聘呢,遑论连大学都没进过的?这一句恐怕起不到抚慰作用。

此外,河南商报记者向南阳市旅游局核实,免费的200分标准实际应为300分;旅游景点不是9个而是11个。我又发现,“智圣诸葛亮”的“圣”字弄成了“胜”,一字之别,意思满拧。可能是这项政策出台仓促,导致了广告的粗糙吧,但南阳显然应该总结经验,照着这个路子走下去。我忽然想,其实他们何妨对所有持有准考证的考生敞开大门?

 

分享到:
(责编:齐贺、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