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网友来论

考官口袋掉落考生照的几点思考 "好爸爸"们别自埋地雷

潇湘

2013年06月26日15:06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在安徽省日前举行的省考面试中,有考生捡到考官口袋中掉出的考生照片,并怀疑省考面试中可能存在“黑幕”,随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编发了《公务员考试迷影重重》等相关报道。昨日下午安徽省考录办对此事回应,称有关情况正在调查中。不过,从25日上午已经公布的省考面试成绩来看,被举报的甄姓考生经过面试后未能入围。(人民网6月25日)

从古至今,考场作弊可以说惯觉人耳,大家已然不会对作弊现象表示惊讶,好奇的只是作弊手段之精巧、程度之夸张。日前,安徽省举行的省考面试中,考生照片居然从考官口袋中不自觉滑落而出,又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黑幕”“暗箱”“猫腻”等词又再次袭击到招考团队和我国庞大的公务员系统。我们尚不得知此次考试究竟有没有其他不为人知的情节,但笔者就掉出考生照片及“甑姓考生”并没有入围公招发表几点看法。

首先,应该反思考官为什么有照片?为什么会带这个照片?我们相信,并不是每一个考官能够经受住诱惑,也不是每一个考官能够经受住上级的压力和朋友的诚请。但基于领导的威慑,考官也许不能婉言推脱;基于朋友的人情,考官也许不能直言谢绝;基于同事的相处,考官也许不能当面斥责。所以,我们何要一味怀疑、讽刺持有考生照片的考官?个人认为,他们也是人,也是这个社会存在的一份子,也是工作中的一个有机体,只要存在于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就不可避免存在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因为当前的环境并不是那么“干净”,也许怀揣一张考生照片实属逼不得已。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有那么多考生的家长向这些考官送去“绿灯证”,要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走“捷径”?其实,即使有的考生通过这种不正当的手段走上工作岗位,他们的家庭实际上给他们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步起,就没有上好人生的第一课,会在考生的心中埋下“有关系”就能办事的潜在阴影,这是否和刘志军对他的女儿说千万不要从政有异曲同工之妙呢?所以,为让考生走好未来人生道路,这些家长确实该三思而后行了。如果少了“想找关系”的思想,我想这个社会、官场再利用“关系”的机会就少之又少了。

其次,应该看到考试的公平性。考生照片从考官口袋掉落,这无疑是一大负面新闻,但在接受举报和介入调查前,面试成绩已经公布,照片上的“甑姓考生”并没有通过面试,我想这绝对是一大正面新闻。说明我们的考官即使因为各种原因怀揣了考生的照片,但是,这张照片并没有影响到考试的结果。这极大宣传了公务员考试的公平、公开、公正性,也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我们公务员面试考官过硬的职业素质,不以他人的威胁、诚请而使公招考生变成了亲情考试。另外,如果这场考试存在操作性,那么这张照片不会轻易从考官口袋滑落而出。笔者曾想,这名考官是否故意让这张照片从口袋“不翼而飞”,以此为机来警告那些想走考试“捷径”的考生和家长呢?

最后,应该认清公招的本质。中国历朝历代在选人用人方式上都不断在进步,从古代的任人唯亲发展到察举、科举、推荐,到现在的公务员公开考试、破格提拔、聘用,本质实际只有一条,就是要让我们的干部队伍更加有能力、有素质、有战斗力和持续力。我国现有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历经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多个环节,为的只是选出高水平工作人才。笔试,锻炼的是写作能力和分析能力,面试考察的是反应能力、处事能力,综合起来优秀者才能进入公务员队伍,这是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的。而所谓的托“关系”、走“捷径”,是对现有考试规则的挑衅,是对我国选人用人良性循环的打破。试问,当这些通过不正当方式进入我国公务员队伍的“人才”担起建设祖国的大梁时,政府能够清廉政治能那么清明吗?我想我们的考官也许是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的。所以,面对社会各界对公招的质疑,我们像利剑一样的眼光,请不要一味针对这些担负为国家选择后续人才的考官们!我们需要做的是从每一个公民开始对规则的遵守。

公平,源于评价;合理,源于人民;进步,源于自身。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