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建言:推进素质教育要做好“加减法”

 

全国政协委员  马  敏

2013年06月26日09:13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做足减法,将减负进行到底,为加强学生“情商”教育腾出时间和空间

  □做好加法,大力加强“情商”教育,注重中小学生非智力潜能的开发

  

  我国于1985年启动素质教育,距今已近30年。经过不断探索,素质教育业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和各界人士的共识。但当我们深入到课堂、学生和家庭时仍会发现,学校的课堂形态、学生的成长空间、家长的教育方式等方面变化其实不大,应试教育仍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教育的每个环节,而素质教育的实施推行状况则不尽如人意。

  如何改变素质教育难以全面实施的现状,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地?关键还要在转变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上下功夫,真正“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位。必须下决心改革中小学教学内容,大力加强“情商”教育,真正让学生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做足减法,将减负进行到底,为加强学生“情商”教育腾出时间和空间。如何使中小学生的书包真正轻下来,实现减负的目标?首先,不能光靠一纸“减负令”,而是要切实加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按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来设置课程,下决心削减已显过多过重的数理化及外语课程,尤其要砍掉大量的课外作业和家庭作业,降低考试难度,把时间还给学生,增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在教学内容上实现减负。二是改变教学方法,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方法,把方法教给学生,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特色化教育,更多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做好加法,大力加强“情商”教育,注重中小学生非智力潜能的开发。情商是重要的生存和竞争能力,是指智力因素而外的求知欲、表现欲、注意力、自制力、学习热情、爱心、进取心、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荣誉感、独立性、合群性等心理和情感因素。“智商过分发达,情商极度缺失”是目前中国很多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的真实写照,情商教育已成为教育的“短板”,不少学生的智力堪与专家PK,但情商相对低下,性格存在缺陷,常因缺乏自控力、责任感淡漠、人际交往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弱等原因难以健康成长或取得事业成功,因此,学校开设相关情商教育课程,挖掘开发其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竞争能力至为重要。

  情商教育应与公民教育、礼仪教育、安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使之课程化、实践化、家庭化、社会化。应改革现有“思想品德”课程,重新编写相关教材,在小学阶段着重进行礼仪教育、安全教育,开设礼仪教育课程和安全教育课程,使学生学会基本的待人接物、言行举止的礼仪,学会对人礼貌,学会尊重和感恩,学会遵守交通规则,学会如何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在初中阶段着重开展公民教育,开设公民品德课程,使学生明白公民的基本要求、公民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公民道德的基本内容,以及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高中阶段着重进行中华文明和爱国主义教育,使之热爱中华文化,放眼世界文明,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伦理道德素质,同时加强其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忠诚。

  中考、高考已成为目前中小学教育的指挥棒,此棒不改,一切改革都将不灵。应改革中考、高考的考试内容,在语文、政治、历史考试中加入对“情商”内容的考察,着重考查学生这方面的知识素养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生活的能力。 


  《 人民日报 》( 2013年06月26日 20 版)

分享到:
(责编:齐贺、王倩)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