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广州市环保局在官网上公布了首批50条(54段)河涌5月份的水质监测信息。监测信息显示,中心城区31条河涌中仅有荔湾区的大沙河达标。50条河涌的达标率只有22%,且集中在郊区。这是耗资巨大的广州“一号工程”污水治理和河涌整治工程,在进行第三个年头的“复试”后,令人大跌眼镜的成绩单。(6月23日《华夏时报》)
高调宣传的广州治水成果,在这一组数据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早在2009年初,广州市政府便定下计划表,承诺至2010年6月底,共投入486.15亿元进行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1天投入资金1亿元。但如今三年过去,却交出“31条市中心区河涌水质仅一条合格,其余全部是地表水评价标准中最差的劣五类”这样的成绩单,不禁让人质疑,这486.15亿元都花在了哪里?是不是应该对涉事官员启动问责机制?
究其原因,工业排污首当其冲,是河水严重污染的首要元凶。从2010年亚运会前后对比就可看出。在亚运会期间,广州迎来了20多年来最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历史时期,广州城区的主要河涌与珠江干道果然呈现出一种“世界水城”的盛景。这个盛景背后,是广州70多家工业企业限产乃至停产,广州上游诸多地区亦随之配合进行“三停”,以及采取了诸多临时性截污减排措施。但随着亚运会的远去,珠江水道与市区的各大河涌又逐渐开始恶化,尤其是大雨暴雨过后,人们发现一些河涌与市区人工湖泊的污水黑臭得让人难以忍受。
其次,政府行为注重短期效果,城市管理协调缺乏长远战略规划。正如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适宇教授分析:“之所以投入巨大,许多河涌的水质仍然达不到标准,这与过去为迎亚运做的一些对策着重于短期有关。不少措施是治标不治本,效果难以持续”。众所周知,广州治水最为得意之作是东濠涌样板工程。广州对东濠涌的治理措施就是把东濠涌上空封闭起来,并沿着上面修建了一条东濠涌高架桥,似乎既“治理”了污染,又充分利用了空间。将河道封闭之后,随之两岸亦建满了房屋。简单地说,东濠涌事实上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水流装置。但是,今年5月份的监测数据显示这条河道的水质还是劣五类。与此相反,5月的监测数据中,广州市区唯一一条达标的河涌是大沙河。但这条河并没有得到东濠涌那样的宣传待遇,甚至可以说是受到了“冷遇”。大沙河在广州老城区荔湾的一条老河涌,花了很大的精力在污染源的控制上。此外,“最为关键的是,大沙河的整治是在恢复这条河本身的生命—广州市许多河涌过去都将河底做了硬化,这样就彻底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系统,大沙河重新将硬化河底拆除,并在河道多处人工培植了湿地。
因此,要想真正治理河水污染问题,政府必须在起主导地位的同时,要有长远谋划,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生态系统,把钱花在刀刃上,不能把大把的钱打了“水漂儿”,这是政府的失职,更是对纳税人权利的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