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早:李陀炮轰林达只是精英的傲慢--观点--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观点专栏>>杨早专栏

杨早:李陀炮轰林达只是精英的傲慢

杨早

2013年06月21日16:31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李陀批评林达这事出来两天,我一直在关注各方的反应。显然支持林达的声音是大多数,但往往这时候,需要我们反过来掂量弱势方言论的合理成分。

微评论时代,争夺的是眼球,欠缺的是信任——信任源自什么?对语境的了解。可是大多数论者不在乎这个,他们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守株待兔,等着有什么热点撞到枪口上,然后就:开——火!

“林达一不是学者,二不是作家,甚至也不是一个记者,他顶多是一个很糟糕的业余作者。谁纵容了这么一个业余作者不负责任的言论,这么一个肤浅的观察,这么一个充满了偏见的、充满了无知的思想在中国大规模的出版和贩卖?”这是李陀饱受诟病的发言。

然而,这是在座谈会现场答问环节的发言,不是严谨的学术表述。某种意义上说,李陀的发言,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言论”,因其完全没有论证,它传达的更多是说者内心的情绪。而情绪的产生,据我的体会,更多来自语境而非文本的刺激。我曾经设想,如果余秋雨的散文出现在旅游小册子上,如果于丹的讲演是在机场书店播放,它们激起的愤怒与不屑会大大低于现今。“恶紫之夺朱”是孔子以降很多读书人的强烈情结。李陀发言的场所,是推荐讨论一本图书《中国人与国际纵队:西班牙的召唤》的沙龙现场,当提到同领域让他很看不上的读物时,这种反应其实正常。

按我的理解,李陀发言中充斥的,是“文化精英主义的秩序感”。他特别强调林达和琼瑶“这么肤浅的书流行,它们造成的混乱是严重的”,“我更关心的是什么样的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出版环境,造成了这么肤浅的书的泛滥”。这段话在很多人看来是上纲上线,然而如果我们考虑到葛兰西关于文化领导权的论述,作为“著名左派”,李陀的这番话逻辑上是自洽的。他的重点并不在于“肤浅”,而在于“肤浅的泛滥”背后的出版、文化环境乃至政治环境。当李劼等人说造成“肤浅的泛滥”的原因是“广大读者”时,遵循的是市场逻辑,而大众文化遵奉的“市场逻辑”恰恰是法兰克福学派以降,左派学者不遗余力抨击的对象,所以构不成对李陀批评的反诘。

我猜想,真正构成李陀与林达冲突的,恐怕首先是对美国的观察。据说林达“扎入美国南方底层社会”,而李陀刘禾夫妇则居于纽约学府,所处不同,立场不同,所见所思所想都大有歧异。而美国本来就是一头巨象,大家都在摸,摸到的形状各有不同。这些观察与记录反馈回国内,又会被思想敏感带不同的人群各自吸收、传播。不同的“美国形象”在中国社会的传播状况,倒正是观察中国的出版、文化、政治环境的大好材料。

从这个意义上说,李陀说林达的书“不值得反驳,不值得深究,不值得批评”,倒确实彰显“精英的傲慢”——既然已经看到林达谈美国在精神生活的巨大影响,如果是甘心书斋的独善其身,则不必痛心疾首,如果希望能觉世立人,就当以自己的知识与表述去澄清、争夺这种影响。李陀的内心大概还是寄希望于像三联书店这样的人文高端出版社,能够做大众阅读的“守门人”,殊不知在浅阅读、微评论的商业时代,这种企望未免方圆凿枘,还容易被人误以为是在呼吁文化管制哩。

有趣的是,几乎所有对李陀的驳论,都立足于“林达的书不错,哪会造成混乱”这一前提。也就是说,正反双方都抱有“精神生活拒绝混乱,文化秩序有章可循”的同一思路。我倒是觉得,既然李陀与林达正好各摸其象,各述其形,造成“美国”乃至“西方”形象在中国社会的认知混乱,不可避乱。而正是各自的片面表述,并行不悖,才能构成某种平衡。试想,如果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只有“近距离看美国”的“美国好”,或只有“占领华尔街”的“美国坏”,倒是不混乱了,倒是有秩序了,但知识的总量却减少了,公众独立想像的可能性也减少了。

专栏作者简介:

杨早:北大文学博士、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话题》系列丛书主编。是目前活跃在各大媒体的知名文化学者。

 

    往期专栏文章: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