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威尼斯:中国当代艺术的欲望地

2013年06月15日15:34    来源:新民晚报    手机看新闻

■张建华在中国馆前表演行为艺术马琳摄

  ◆马琳

  每届威尼斯中国馆都会面临着争议与批评,今年也不例外。更多的批评是对展览本身,但我在此首先要提出对威尼斯中国馆展览制度的批评。的确,做中国馆的策展人是不容易的,每两年才有一次申请机会,并且压力大,困难多,不但展览要学术,更关键的是还要能拉到赞助和找到能出钱的艺术家,因为国家只给场地而没有充足的展览经费,再加上国内缺乏艺术基金会的资助制度和私人赞助制度,使得威尼斯中国馆变相变成了能拉到赞助的策展人和有钱的艺术家才能有机会参加的展览,这就从某种程度上剥夺了那些不富裕的或是贫穷的但是有创意和实验性的艺术家的机会,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所以,从展览制度上来说,威尼斯中国馆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极大的缺陷,需要制度的再建设。

  再从展览本身来说,今年威尼斯中国馆的主题是“变位”,策展人是王春辰,他的策展理念是:在过去三十年当中,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政治文化的发展,艺术在其中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他这个展览就是围绕着中国社会和艺术的变化来展开的。王春辰虽然在强调艺术的社会学转向,但是参展作品主体还在“中国符号”之内,像胡曜麟的《物自体》,把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建筑搬到威尼斯的场地之中;还有舒勇的《古歌砖》用1500块树脂材料的透明砖以矮墙的形式垒在处女花园中,并选用了近年来反映中国各种文化现象的词汇。以艺术介入社会已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发展趋向,而且这种趋向似乎越来越明显,作为展示和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威尼斯中国馆,理应对艺术介入现实的作品作出积极的反应,尤其是反映中国社会问题的作品,比如反映食品安全、环境问题等等,但遗憾的是,我们在今年的威尼斯中国馆中,没有看到此类反映社会问题的作品,只看到了表面的变化。

  另外,今年威尼斯中国馆的声音似乎不敌对面王林策划的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未曾呈现的声音”来得大,参加平行展的艺术家张建华就把行为艺术做到了中国馆前,张建华身着煤矿工人的服装,戴着矿工帽,躺在中国馆门口,以此来展现“矿难”和底层人群的生存状况。虽然这次中国扎堆到威尼斯做平行展引起了争议,但不容否认的是平行展给了更多艺术家展示的平台,也让西方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多条发展线索,而不是只有“中国符号”。从这个角度来说,平行展的事件意义大于展览本身的意义。而中国国家馆的展览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虽然已经拆除了几个油罐,但由于想表达的东西太多而影响了展览效果,至于展览的学术性,王春辰在微博的留言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其实,在威尼斯谈的不是学术,从忙布展到开幕都是忙人事,它超过任何一种展览,它刺激了人们的每根神经,这些都和学术无关。所以,无关的东西在威尼斯开幕后就终结了,回到中国才是学术,因为那才是个体行为,无欲则刚,威尼斯是欲望地。”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