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14日集粹:“老外找不到家大哭”别当笑谈

2013年06月14日16:02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中青报:“绑架式道歉”是对商户的第二次伤害

被踩了头,还要反过来道歉?太不合常情常理,加上语言措辞充满官腔,实质是城管领导的口吻,很多人质疑这封公开信非刘国峰所写,而是当地官方危机公关的一种途径。

西安晚报:“老外找不到家大哭”别当笑谈

毕竟人家是个老外,人生地不熟的,找不到家也属正常,更重要的是,小区里91幢楼长得一模一样,让老外记得住家,也的确是很困难,如果每幢楼建得有自己的特色,恐怕老外很快就记住了。与其说,老外找不到家大哭,倒不如说找不到“城市特色”而大哭。

解放日报:47条生命毁灭,罪与非罪不能模糊

陈水总孤注一掷,豁了出去,和社会的正义和公平作较量。在消失的47条生命面前,我们没有必要讨论他的“不幸”和“冤屈”。如是,我们何以面对那些无辜的死者和伤者?如果我们同情陈水总的杀人行径,那就是对犯罪的纵容。如果这样做了,那会诱导产生一种很可怕的负面效应。

 羊城晚报:“第一烂片”好歹也是第一啊

能够做到最烂中的第一,也是一个本事,不信你试试!结合另一条新闻,邓建国宣布与干露露订婚,干露露甚至宣布要去考公务员,可惜,他们的联袂演出也没占据什么重要版面。知道自媒体时代的厉害了吧,新闻不是你想策划就能策划出来的,该与时俱进啦。

北青报:公车改革是 一块“改革试金石”

公车改革面临着积重难返、尾大不掉的尴尬,正说明公车改革再也不能像现在这样,一味低层次试点、低水平重复下去了,而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拿出统揽全局而切实可行的整体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公车改革,否则,改革必将陷入更加深重不堪的困境。

大连日报:城管道歉信该写给谁?

如果说跳踩是对刘国峰的身体戕害,那么,该道歉信就是对刘国峰的精神蹂躏,这种二次伤害更可怕。真要顾惜延安形象,执法就别野蛮,出事了就别回避,事情闹大了就别光想着摆平。不痛彻反思,只想危机公关,必然导致更大的公关危机。

羊城晚报:楼市泡沫破裂风险警示不可忽视

长期以来,一些专家、开发商以及个别地方政府认为,中国房地产不存在泡沫,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不仅不会对经济带来泡沫风险,而且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但包括万科董事长王石、SOHO中国总裁张欣等在内的开发商,以及谢国忠、牛刀等专家都认为,中国房地产存在巨大泡沫,而且这种泡沫已经到了即将破灭的地步。

燕赵晚报:“血流满面上班”让人五味杂陈

为什么怕迟到罚钱呢?一是没钱,如果钱多到一定程度,肯定不怕罚款;二是罚款多,受不了,本来挣钱不多,如此一罚,当然害怕;三是制度冷漠,今日罚款,明日辞退,所以你伤不起。看到这个新闻,作为普通百姓,我越想越伤感,不觉泪流满面。

新京报:“镉污染处置奇迹”是自吹自擂

镉污染事故造成的公共损失,本该有官员担责;它抖搂出的生态风险,也亟须正视;而科学处置,不过是亡羊补牢,是地方政府应有的履职动作。对治理沉疴视若无睹,将治污履责粉饰为“成就”,是权责掂量的失衡,也是评判立场的错位。

分享到:
(责编:齐贺、王倩)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