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解放日报:美丽中国期待习俗改革

俞吾金

2013年06月07日10:17    来源:解放日报    手机看新闻

要保护好居住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对种种不符合生态文明的陋习应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端午将至。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我们思考习俗改革的机会。

  今年年初以来,从北到南经常出现雾霾天气,有时白昼如同黄昏,无论是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雾霾的反复出现、PM2.5的经常超标也是“好事”。它使我们意识到,生态中国、美丽中国的建设已经刻不容缓;也使我们意识到,做好生态这篇文章,需要政府和老百姓齐心协力。政府不但要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严格限制工业废气、废水的排放和废物的处理,也要加快对电动汽车和其他能源的研发步伐,大幅度降低汽车尾气污染。作为老百姓,也应该检视日常行为以及流传下来的习俗中,究竟存在哪些有损于生态环境的现象。

  一是燃放烟花爆竹。中国古人发明了火药后,并没有像后来的西方人一样,主要用于火枪和大炮的制造,而是用于各种喜庆活动。这类喜庆活动的范围非常广,尤其在节日里,全国各地同时燃放烟花爆竹,到处都出现了由烟花爆竹的碎屑织成的 “红地毯”。毋庸讳言,燃放烟花爆竹确实营造了喜庆热闹的场面,但也严重地污染了空气,且容易造成火灾及其他人身伤害。

  二是殡葬火化习俗。中国是人口大国,据统计,平均每年有800万人去世,数亿人参加追悼活动。尽管目前实行的遗体火化制度已是对传统殡葬制度的改革,但在实行过程中存在这些问题:一是消耗大量能源,二是污染空气,三是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尽管目前备受鼓励和推荐的海葬有其优点,但如果真的大规模推广,恐怕海洋也会被污染。

  三是焚烧香烛祭品。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农耕社会,有祖先崇拜、慎终追远的习俗。作为民族传统,不但有祭黄帝、祭大禹、祭屈原(端午节)等传统,佛寺、道观里也有十分频繁的祭祀活动。作为个人习俗,尤其是在每年的清明和冬至,也有大量祭祀逝去长辈、亲人、恩人、朋友的追思活动。在这些场合,不但会点燃香烛,还会焚烧锡箔、冥币、花圈等,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小视。

  要保护好居住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对种种不符合生态文明的陋习应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能否用歌会、锣鼓(包括腰鼓、唢呐等乐器)、舞蹈(包括狮子舞)等喜庆形式逐步取代烟花爆竹?能否用目前正在探索的深度掩埋、超低温处理遗体、树葬等“生态葬”的方式,逐步取代火葬?能否用鲜花、诗歌或其他形式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追思?能否用更合理的方式,来取代生活中诸如焚烧稻草、垃圾这样的生活陋习?

  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是高度智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聪明睿智的人民。为了替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建设一个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争当移风易俗的先锋,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美丽中国的蓝图能否早日实现,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作者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分享到:
(责编:齐贺、文松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