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有5个年头,但世界经济复苏和就业形势仍不乐观。国际劳工组织6月3日发布报告指出,目前全球就业形势尚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呈继续增加趋势,全球失业人数将从现在的2亿人增至2015年的约2.08亿人。
从横向比较来看,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就业形势要好于全球平均水平;发达经济体特别是欧元区国家面临的就业形势更为棘手。根据目前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就业率有望在2015年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发达经济体则需到2018年才能回到危机前水平。
世界各地就业状况参差不齐,主要原因在于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不均衡,“三速复苏”态势已经出现。经济增速较高的亚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整体就业率超过了危机前水平;美国、瑞士和瑞典等发达经济体的就业情况也有较大改善,经济增长最弱的欧元区国家则继续深陷高失业率泥潭。
欧元区的高失业率与其推行的紧缩政策有关。在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业问题缠身两方面的夹击下,欧元区3年前选择了紧缩政策。尽管希腊、爱尔兰等一些重债国财务状况因此有所改善,但这一政策抑制了消费,导致投资疲软,也拖累了整个欧元区经济发展,失业率随之攀升。目前,欧盟失业率已创12.1%的历史新高。需要指出的是,欧元区的就业状况并非放弃紧缩政策即可改善。在缺乏创新和投资的情况下,兼之福利制度、劳工制度等因素的制约,欧元区的复苏之路还很漫长。
促进就业复苏,提振经济是关键。目前,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甚至面临再度衰退的风险。联合国年初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世界经济面临着欧元区危机继续恶化、美国“财政悬崖”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硬着陆”三大风险。在此背景下,解决高失业率问题需要多方举措。
首先,通过促增长减少失业是各国政府的主要任务。具体来讲,一是要解决经济危机的结构性问题,处理好财政紧缩和刺激经济的关系,在整顿财政纪律、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通过适当的财政刺激和产业优惠政策,促进经济回升。二是要解决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认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重视对实体经济的投资与发展,解决利润和投资脱节的矛盾。
其次,要防止和减少“无就业复苏”和“无就业增长”问题。金融危机对全球就业市场的冲击远比对经济的冲击更为持久。由于后危机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导致的“无就业复苏”和“无就业增长”,是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经济体面临的巨大挑战。
第三,制定更加完善的就业政策和社会政策。通过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等措施,切实有效解决就业、尤其是化解青年就业难的问题。
《 人民日报 》( 2013年06月07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