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消费连线·我的舌尖安全(8)

人民日报:瓶装饮料也要慎选慎饮

严  瑜

2013年06月07日05:04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功能饮料主要适合的是高强度运动后出汗的人群,一般消费者不宜将其当成日常饮品

  ■果汁饮料不仅不能完全替代水果,过度饮用还不利于体重、血糖控制

          

  冰糖雪梨、冰糖山楂、果粒橙、乌龙茶……炎炎夏日悄然而至,五花八门的瓶装饮料又出现在各大超市的醒目位置。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专家提醒消费者,这些瓶装饮料并非都如宣传所称的健康无害,消费者在购买时应当谨慎选择,适量饮用。

  首先,功能饮料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宜。

  据介绍,功能饮料以咖啡因、牛磺酸为主要抗疲劳成分,对于激烈运动、高强度工作后快速补充身体营养、缓解疲劳的确具有一定作用。但功能饮料主要适合的是高强度运动后出汗的人群,一般消费者不宜将其当成日常饮品。功能饮料中所含的钠元素可能增加机体负担,咖啡因也会对心脏产生刺激作用,因此不宜长期饮用,而在没有运动的情况下更没有饮用的必要。

  其次,果汁饮料不能完全替代新鲜水果。

  果汁在加工过程中会失去水果中的纤维素和易氧化的维生素,同时不可避免地添加水、糖液、酸味剂、香料等成分。因此,果汁饮料不仅不能完全替代水果,过度饮用还会不利于口腔卫生以及体重、血糖的控制,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对于市场上许多自称是100%纯果汁的果汁饮料,消费者应该仔细检查配料表再下判断。由于工艺限制,并不是所有的水果都能用来榨汁。可以榨汁的水果多汁液丰富,如西瓜、橙类、葡萄、西柚、菠萝等,而像山楂、酸枣等水果是不可能制成纯果汁的。

  最后,喝茶饮料不如自己冲泡更健康。

  目前不少市场上销售的所谓茶饮料,并没有在包装上明确标注其茶多酚含量。为了保证茶饮料的色泽,茶叶中所含的部分茶多酚会在生产过程中被处理。制作茶饮料所需的多道制作工序也会进一步消耗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及维生素等营养物。因此,加工而成的茶饮料,其营养价值远不如最初冲泡的茶汤。

  为改善口感并长期保存,茶饮料中不可避免地会添加大量的糖分和一定的防腐剂、保鲜剂,因此,一些瓶装茶饮料不仅不能有效解渴,其保健作用更值得商榷。要想健康饮茶,不如自己冲泡。


  《 人民日报 》( 2013年06月07日 18 版)

分享到:
(责编:刘军涛、文松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