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人民微博
人民网>>观点>>网友来论

鸟群袭伤高铁,对旅客安全会造成怎样的危害?

卢昊

2013年06月04日09:50        手机看新闻

6月3日中午,一列G38由杭州南开往北京的高铁,在镇江被一只鸟撞到了挡风玻璃,导致玻璃大面积开裂,最终列车开到南京南站后全体乘客换车,受伤列车则进行修理。

高铁又被誉为子弹头,从字面上看意思指的就是速度极快的列车。因为高铁速度极快堪比飞机,所以有许多严苛的规定和制造工艺:车体必须用整体式的玻璃;车厢内禁止吸烟;车体的玻璃制造工艺复杂,等等。但这次被小鸟撞破的玻璃却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认为高铁玻璃容易碎,不过在笔者看来,高铁玻璃被鸟撞飞其实是一件符合逻辑的事件。

首先,根据资料显示在高速运行下的物体其冲击力往往是平时的好几百倍。打个比方,比如一个小的木块其重量不大,但是一旦从高空抛下,则有可能将下面的物体击出一个坑。我们都知道鸟类在飞行时其冲击力巨大比如在飞机上:根据动量定理,一只0.45公斤的鸟与时速80公里的飞机相撞,会产生153公斤的冲击力;一只7公斤的大鸟撞在时速960公里的飞机上,冲击力将达到144吨。高速运动使得鸟击的破坏力达到惊人的程度,一只麻雀就足以撞毁降落时的飞机的发动机。80公里就可以将一架飞机的发动机毁成那样,更何况对于每小时时速在300公里以上的动车,动车的玻璃在怎样牢固,它又不是精钢钻。更何况一只小鸟的威力如果正对前方,轻则鸟被窗玻璃撞成肉酱;重则将玻璃击碎,鸟飞进来将对司机造成干扰,多亏这次驾驶人员停车以及车辆性能不错,我们知道许多空难就是因为鸟撞破玻璃后驾驶员无法控制,最后飞机被直线坠落。这一次的事件没有一人受伤这已经是一种万幸了。

其次,有人质疑车窗的质量。动车采用的是玻璃钢。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其实,玻璃钢既非玻璃。也不是钢,它的基体是一种高分子有机树脂,用玻璃纤维或其它织物增强,因其有玻璃的透明性火半透明性,钢铁的高强度得明。它的科学名称是玻璃钢纤维增强塑料。所以当一些列车临时停车时一些乘客不理智的急于用安全锤敲开玻璃但怎么也敲不破,一个原因是敲的方式不对,另一个就是窗玻璃只有边缘地带才可以敲破。车体乘客仓的玻璃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在驾驶仓的玻璃,其要求将会更为严格。只有更为严格的制作工艺才能够符合标准,根据动车制造标准,车窗的玻璃是要经过上百次的实验才可以通过检验的,就像飞机仓的玻璃制造工艺一样,能够抵挡相对较慢的物体飞过来,但是如果物体太快或者物体太大冲击力非常大那么在一定角度都会被撞破,这种情况在飞机上也有过,但我们不能因为飞机玻璃被撞破就一味的质疑玻璃存在问题,因为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是极其偶然的。

再者,有些人质疑高铁并没有在之前驱赶鸟群。随着天气回暖,哈大高铁高大的供电杆塔成为最受鸟类青睐的“安家之所”。而鸟害,是影响哈大高铁供电安全的重要隐患。(5月18日,凤凰网)不止是在哈大在其他线路上在行车之前都会驱赶鸟群保障行车安全,但是鸟的来去是自由的,免不了会有个别的几只鸟飞到线路以内,就像飞机在运行中不能百分之百保障鸟群不去干扰飞机,所以这种意外情况是不可控的。

综上所述,高铁被鸟群干扰,最终导致停车其原因在于鸟群的意外出现,这种意外是不可控的,我们也不能一味的去怀疑是铁路的问题,我们应当也理性的看到铁路总公司在这件事情上的处理态度是诚恳的,相信这只是一个个别案例,高铁的舒适性、安全性还是得到社会各界承认的。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