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新民晚报:“斥巨资”建“张灵甫陵园”,捧到天上又何必?

2013年06月04日10:34    来源:新民晚报    手机看新闻

近日一条新闻,激起一点波澜,说是西安市长安区的东大村,“斥巨资”建起了“张灵甫将军陵园,”于是舆论哗然,拍砖无数——其实这个“张将军陵园”,只是一个衣冠冢,那里头只有从千里之外的山东孟良崮搞来的一把黄土,而这孟良崮,就是66年前华野全歼整编74师、六纵击毙张灵甫的战场。

张灵甫据说是东大村人,所以家乡父老、江东子弟,不管是为了“拉动旅游、发展村组经济”,还是出于哪种情结,搞一个“陵园”,似也不是什么意外之事。问题在于今年之间,一个张灵甫,似乎要炒得火热,差一点捧到天上去呢!张灵甫的热捧,无非是两条,只讲他曾与日本人打过几仗,抗日有勇,却不讲他积极“剿共”于前,全身心投入内战于后;只讲他那一段“传奇的感情”,却不讲他暴戾杀妻那一桩公案。为了炒热,还硬说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中,不是被“击毙”而是“自戕殉国”、自尽成仁,何其“悲哉、壮哉”,用的是蒋委员长当年借张之死而“激励士气”的原版。

张灵甫的重新追捧,是近年来“历史戏”的一出重头。说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论他“醉翁之意不在酒”,有什么意欲何为甚至大意暗锋,倒也不是,那只是面对复杂的历史,我们往往把持不住而已——历史具有复杂性,人物往往多有两重性、多面性。比如这个张灵甫,的确参与过淞沪、武汉、长沙等会战,杀过日本人,虽无多大胜绩奇功,我们不要抹煞他,然而张灵甫又是一个“剿共”先锋,苏区五次围剿,他参加过四次,抗战一结束,就“奋勇投身”于内战,从淮阴战役到孟良崮,可谓“战功累累”、血迹斑斑,打开临沂城后,还将抗日名将罗炳辉毁墓砸尸呢。我们讲“两重性”,不是不讲人的“基本面”,“两点论”其实更是“重点论”,盖棺论定,总要讲讲“基本结论”吧,至少既不能过去那样,只讲他的负面,似乎一点好事也没做过,但也不能到了今天,在历史条件尤其是两岸态势发生变迁之后,又只讲他的“丰功伟迹”,对他的另一面也许还是主要一面却三缄其口、讳莫如深,于是把一个黑白相间的人物,几乎要捧到天上去。

例如热炒张灵甫那样的事儿,其实远不止一个东大村的“将军陵墓”,比如另一个姓张的“朋友”张国焘,早年参与建党出过力,五四游行的前列,也有过他年轻的身影,还把四方面军搞到了八万之众,但终于成了共产党的叛徒和国民党的特务。对于这样一个人物,当然可以“两分法”,也讲他的那点功劳,但更需要论他的“基本面”,讲他的一生大节和实质。如果连一座张国焘的“故居”,都要“斥巨资”整修重建,开放给莘莘学子“瞻仰”,又不讲他借祭黄陵的叛逃,更不讲他最终投入了军统的怀抱,那样的“历史观”,就令人岂止是叹息而已——所以历史可以“重新审视”,但方法论总要对头,张灵甫云云,也可以“一分为二”,但切不要炒成一种新的“一点论”,以至子孙后人莫若以明、如坠云雾!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