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湖南怀化芷江杨公庙学校的课间操后,该校校长杨文军突然跪在全校700多名学生面前,流着泪劝学生要“好好读书”。在杨校长眼里,这是一次“教育尝试”。
按照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只有学生给师长下跪,而从没有老师给学生下跪的。古有程门立雪,今有校长下跪,其间反差之大,不得不引人深思。男儿膝下有黄金,杨校长的这一跪,是出于督促学生学习的责任心,可谓用心良苦。
是不是因为这样,校长下跪的行为就值得提倡呢?鲁迅曾说,教育是要立人。如果作为师长而不立,又如何指望学生将来能够“立”呢?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当学生们走出家乡,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当面对一时无法解决的困境时,会不会也“一跪了之”,来个“悲情演绎”呢?
面对校长的下跪之举,虽然可以理解,却难获认同。作为乡村中学校长,在目前的中国教育体系下,很难有更多的发言权,也无法改变当前教育资源分配失衡的现状。看似出格的言行,背后是乡村教育困境的缩影。
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加大乡村教育投入,把学生拉回书桌,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令人欣慰的是,国务院近日决定,今年将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看到更多的希望。只有实现教育公平,让农村孩子拥有更多的机会与希望,“跪式教育”才能真正走出我们的视线。
《 人民日报 》( 2013年05月30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