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新民晚报:“衙署”是什么“文化”?

凌河

2013年05月29日15:15    来源:新民晚报    手机看新闻

中原有个叶县,县里有一座建于明洪武二年的五品县衙。近日,当今的叶县县长专门视察了这座衙门,并且指出,这“是叶县对外开放的窗口”,不但要“着力丰富县衙文化的内容”,更要“打响‘衙署文化’这张特色名片”!

“衙署文化”是什么“文化”?中国的郡县制、官僚制度,虽说对于分封制是一点进步,但两千年以来,县太爷们作为中央皇权的“基石”,“衙署”内外,是浸淫着封建专制主义的“文化”的呀。叶县衙署的建筑,充斥着“父母官”俯视草民的气派,而衙署里头的“执政”,更有着骨子里的政治形态。我们今天再来弘扬、膜拜这张“名片”?不免令人惊异。

其实“衙署文化”的再度“弘扬”,并不止叶县一地。前年的“十一”,三晋大地的平遥城门缓缓打开,在“雄浑的号角”和“古朴的礼乐”之下,县长身着清朝县太爷的全副七品官服,率领古城“乡绅商贾”和“三班衙役”健步出城迎接宾客。这县长同志的古装,这县太爷的威仪,不同样令人惊异,不同样是“复活”着自推翻帝制以来,已经正寝了百年的“衙署文化”么?

当然叶县的“文化”,只是将八百年的“衙署”重新“弘扬”一下而已,我们的生活中,其实还有“重演”着“衙署”及其“文化”的。不是有县乡开府建衙,大厦豪楼里官均一百平方不说,还有造了金水桥、天安门乃至竖了华表的么?不是还有某地农妇“误闯县衙”,结果被生生打了出去的么?至于县府门前一条大道,“禁止社会车辆通行”,至于县太爷出行,先要踩点清道,还要警笛长鸣,都会使我们想起旧时“衙署”门前的“肃静”和“回避”四个黑字呵!可见“衙署文化”的其魂不散。至于在华北平原的张北,县电视台将他的县委书记忘情地颂为“一轮红太阳”;至于这县太爷高升“知府”之时,“子民”们还万人空巷送“升官”,差一点要打出“万民伞”,就更是深深的“文化”啦!

“衙署文化”,当有叶县县衙那样的有形平台,但更有作为“文化”的那些无影载体。比如现在批评官员“不读书”,其实是冤枉了某些“能吏”的。他们也读书,读的什么书呢?从《官经》到《厚黑学》,从《曾国藩用人术》到《历代君王权谋大权》,从《古代帝王驭人术》到《官场文化与潜规则》。有的官员把“官场权谋”一类,当成枕边秘籍,把专制政治下的治人之术和官场黑幕,当成“领导艺术”来“学以致用”,他们不仅钦羡“人臣之道”,而且热衷“为官之术”,官僚政体中对上战競事君、百般邀宠,对下招降纳叛、结党营私,同僚间防人如贼、互相勾斗的那一套,被当成“炉火纯青”的“仕途守则”和“官场太极拳”。他也没去过叶县,没见过深宅高墙的“五品县衙”,但“衙署文化”这一套,他却无师自通,这一点,你看看某些官员的书架、枕边和随身的公文包里,就十分明白了。

“衙署文化”是什么文化?可不是个伪命题,也决非叶县才有的大问题呵!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