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北京晚报:身后事,大师惊起应不安

苏文洋

2013年05月24日13:36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逝世已近4年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身后事,至今仍然没有了结。

据报道,市一中院就季羡林之子季承诉北京大学返还其保管的季羡林文物一案举行了庭前谈话。参加谈话的除北京大学和季承双方的代理人外,还有季羡林外孙何巍的代理人。两个月前,何巍因继承权纠纷将舅舅季承诉至海淀法院。

国学大师季羡林通古博今,一生留下多少人生哲理,供后人学习。可惜,大师的人生大智慧,却无法解决自己的身后事,只有留给后人按照法律程序由法院解决。

今天,人们已经无法追问大师何以不在生前对自己的身后事有一个明确的交代,任由后人陷入迷局般的纷争之中。“清官难断家务事”。大师是比清官还清的人,或许更难了断家务事。因此,大师留给后人的这场官司,也给人们一个提醒:大师也有凡人的一面,并非所有事情都是先知先觉。至少在身后事的处理上,大师的做法有时比寻常人还显得笨拙。

季羡林大师生前向北京大学捐赠过自己的书籍文物,这大概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据律师透露,2008年12月5日,大师又亲笔写下声明称“原来保存在北大图书馆里的一切书籍文物只是保存而已,我从来没有说过全部捐赠”。12月6日,大师又写下书面文字称“全权委托我的儿子季承全权处理有关我的一切事务”。不管大师以前出于何种动机、目的和缘由,心血来潮捐赠或将自己的书籍文物保存在北大图书馆,大师生前最终还是选择了给自己的儿子。但从书面文字看,“我从来没有说过全部捐赠”又似有伏笔,意在也没有说过“全部不捐赠”,北大还有一争的可能,至少可以从中分得一部分捐赠。

在就季羡林财产问题的答辩状中,北京大学指出,季老对北大的捐赠并非私人间的馈赠,而是一项经过深思熟虑的公益捐赠。“此项公益捐赠关系到季羡林的声誉和他的学术事业能否在他身后继续延续,关系到北大作为国立大学对国家、社会及学术界的责任,以季羡林光明磊落之性格,其生前果有撤销捐赠之意,必会正式向北大提出撤销《捐赠协议》的明确书面文件,并向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作出说明。”其实,季承要求北大返还的是577件文物、字画,标的额为1亿元。北京大学曾于2009年1月13日当面告知季羡林及季承,北大保存文物清点数共577件,其中古字画207幅。由此看来,这些文物、字画主要是财产权之争,与季羡林的学术事业能否在他身后继续延续并无直接关系。北大若要继续延续季老身后的学术事业,把这些文物、字画拍照,原件退还季承即可。我相信,季老的学术事业主要在他的文字著作中,而不是如今价值较高的文物、字画上。

季老之子季承今年也已78岁高龄,娶了小妻子,且有小儿,这财产权必争无疑,非争不可。如能尽快与北大校方妥善解决,则对季承老人是个安慰,也可以让季羡林大师地下有知,不必惊起不安。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